2017注会《审计》第二章考点(2)

2017年07月04日 来源:来学网

  知识点: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含义

  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

  注意:

  第一,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二,重要性确定包括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和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第三,在计划审计工作和形成审计结论阶段都要运用重要性水平;

  第四,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

  第五,注册会计师应当制定一个比重要性水平更低的金额(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便评估风险和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将财务报表作为整体)的目的有:(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要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和为了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而制定的较低金额的重要性水平来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

  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确定的时间:在计划审计工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

  确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包括特定报告要求;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注意:

  第一,在选择基准时应考虑的因素: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被审计单位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第二,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2.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

  注意:

  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1)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2)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3)项目总体风险较高;(4)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高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1)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2)项目总体风险为低到中等;(3)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

  四、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如适用)的原因:(1)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2)获取新信息;(3)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