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2017年注会《会计》强化训练及答案(综合)(二)

2017年07月28日 来源:来学网

  本次分享的是【强化训练】2017年注会《会计》强化训练及答案,有需要的速速下载开始学习,身边有朋友需要的也可以介绍来来学网下载哟~ 

  计算题(本题型共4题,其中第1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9分;如使用英文解答,该小题须全部用英文解答,最高得分14分。第4小题至第4小题每小题9分。本题型最高得分为41分,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 恒通股份有限公司为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下称恒通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8年年度报告在2009年3月15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在2008年年报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发现了下列情况

  (1)2008年12月18日,恒通公司对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取得收入10 000万元(不含税),货款未收。2009年1月,丙公司提出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恒通公司经与丙公司反复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恒通公司给予折让5%,丙公司放弃退货的要求。恒通公司在开出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在2009年1月所作的账务处理是: 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10 00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贷:应收账款 585

  (2)2008年12月20日,恒通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B公司,取得收入1 000万元(不含税),货款未收,其成本为800万元。 2009年1月12日,B公司在验收产品时发现产品规格不符,要求退货,恒通公司同意了B公司的退货要求,于1月20日收到了退回的货物及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恒通公司对于该销售退回,冲减了1月份的销售收入,并进行了其他相关处理。

  (3)2007年1月,恒通公司支付1 000万元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因摊销年限无法确定,未对该非专利技术进行摊销。2007年末,该非专利技术出现减值的迹象,恒通公司计提了150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2008年末,恒通公司认为该减值的因素已经消失,将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作了全额冲回。恒通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0

  (4)2008年12月31日恒通公司拥有甲公司80%的股权,甲公司资产总额4 000万元,负债总额4 500万元,因资不抵债生产经营处于困难境地,为此,恒通公司决定不将甲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为帮助甲公司摆脱困境,恒通公司董事会决定在2009年再投入5 000万元对甲公司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甲公司产品的竞争能力。

  (5)2008年7月1日恒通公司销售一台大型设备给乙公司,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分别在2009年6月末、2010年6月末和2011年6月末各收取1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共计3 000万元。恒通公司在发出商品时未确认收入,恒通公司将在约定的收款日按约定收款金额分别确认收入。已知该大型设备的成本为2 100万元,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恒通公司在发出商品时将库存商品2 100万元转入发出商品。

  (6)2009年2月1日,恒通公司为了稳定销售渠道,决定以7 000万元的价格收购丁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股票,从而拥有丁公司68%的表决权资本。3月1日,恒通公司和丁公司办理完成有关股权过户手续。 恒通公司对收购丁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股票的这一事项,在2008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作了相应披露。

  (7)2008年10月1日,恒通公司用闲置资金购入股票1 50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至年末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 250万元,恒通公司将跌价损失冲减了资本公积250万元。恒通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50 要求

  (1)指出上述经济业务事项中,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哪些属于非调整事项?

  (2)判断恒通公司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不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2. 甲公司20×9年度、2×10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均为8 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9年度、2×10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甲公司20×9年发生广告费支出1 000万元,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甲公司20×9年实现销售收入5 000万元。 2×10年发生广告费支出400万元,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甲公司2×10年实现销售收入5 000万元。 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2)甲公司对其所销售产品均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甲公司因产品保修承诺在20×9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2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20×9年没有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支出。 2×10年,甲公司实际发生产品保修费用支出100万元,因产品保修承诺在2×10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25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 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用在实际发生时才允许税前扣除。

  (3)甲公司20×8年12月12日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取得成本为400万元,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税法采用5年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2×10年末,因该项设备出现减值迹象,对该项设备进行减值测试,发现该项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300万元,使用年限与预计净残值没有变更。 根据税法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4)20×9年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500万元,20×9年末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650万元,2×10年末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570万元。 假定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甲公司于2×10年购入的对乙公司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2×10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明细科目为2 800万元(税法认可),“损益调整”明细科目为200万元。其中2×10年根据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00万元。甲公司、乙公司均为设在我国境内的居民企业。假定甲公司拟长期持有对乙公司的投资。

  (6)甲公司20×9年末为开发A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3 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5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5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2 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该研究开发项目形成的A新技术符合上述税法规定,A新技术在当期期末达到预定用途。假定该项无形资产从2×10年1月开始摊销,摊销期限为10年(会计摊销年限与税法规定的一致)。 要求

  (1)计算20×9年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2×10年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3. 甲公司为一家集电生产、销售、研发等一体化的企业,主要生产

  A

  B.C三种家电产品。甲公司2010年度有关事项如下

  (1)甲公司管理层于2010年11月制定了一项业务重组计划。该业务重组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从2011年1月1日起关闭C产品生产线;从事C产品生产的员工共计250人,除部门主管及技术骨干等50人留用转入其他部门外,其他200人都将被辞退。根据被辞退员工的职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甲公司将一次性给予被辞退员工不同标准的补偿,补偿支出共计500万元;C产品生产线关闭之日,租用的厂房将被腾空,撤销租赁合同并将其移交给出租方,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将转移至甲公司自己的仓库。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已于2010年12月2日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并于12月3日对外公告。 2010年12月31日,上述业务重组计划尚未实际实施,员工补偿及相关支出尚未支付。为了实施上述业务重组计划,甲公司预计发生以下支出或损失:因辞退员工将支付补偿款500万元;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80万元;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10万元;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5万元;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广告费用2 000万元;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150万元。

  (2)由于B产品盈利能力下降,甲公司决定将B产品生产线对外出售,甲公司已经制定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并且已经董事会批准,但尚未对外公告。

  (3)2010年12月25日,丙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向银行借款5 000万元,期限为3年。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为丙公司的上述银行借款提供全额担保。12月31日,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预计不存在还款困难。 要求

  (1)根据资料(1),判断哪些是与甲公司业务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并计算因重组义务应确认的负债金额。

  (2)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因业务重组计划而减少2010年度营业利润及利润总额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是否承担了重组义务。

  (4)根据资料(3),判断甲公司是否应当将与这些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如确认,计算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如不确认,说明理由。

  4. 甲公司为增强营运能力,决定新建一艘大型船舶,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集。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按面值发行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票面年利率为6%的可转换公司债券5 000万元,不考虑发行费用,款项于当日收存银行并专户存储。债券发行2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按转换日债券的面值转股,假设转股时应付利息已全部支付),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余额退还现金。2010年1月1日二级市场上与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债券的市场利率为9%。[(P/S,9%,5)=0.6499;(P/A,9%,5)=3.8897] 乙造船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17%)取得了甲公司该船舶制造承建项目,并与甲公司签订了总金额为5 0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乙企业合同完工进度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工程已于2010年2月1日开工,预计2012年9月完工。最初预计的工程总成本为4 000万元,到2011年底,由于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调整了预计总成本,预计工程总成本已为5 200万元。乙企业于2012年7月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建造合同,工程质量优良,甲同意支付奖励款100万元(不含增值税)。建造该工程的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经临时股东大会授权,2010年2月9日甲公司利用项目闲置资金购入丙公司股票4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3 380万元(其中含相关税费20万元)。5月28日甲公司以每股8.35元的价格卖出丙公司股票250万股,支付相关税费12万元,所得款项于次日收存银行。6月30日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7.10元。8月28日甲公司以每股9.15元的价格卖出丙公司股票150万股,支付相关税费6万元,所得款项于次日收存银行。不考虑股票交易应交纳的所得税。 甲公司2010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专户存款在资本化期间内实际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为25万元。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将用于新建投资项目的专门借款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2)计算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时确认的负债成份公允价值及2010年底应计提的利息费用。

  (3)计算甲公司新建投资项目2010年度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相关分录。

  (4)假设甲公司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在2012年1月1日全部行使转换权,计算该业务对甲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5)计算2010年乙企业因该建造合同影响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的金额。

  (6)计算2011年乙企业因该建造合同影响利润表“营业利润”项目的金额。

  (7)计算2011年乙企业因该建造合同影响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金额。

  四、综合题

  1. 为扩大市场份额,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20×8年和20×9年实施了并购和其他有关交易。

  (1)与并购交易相关的资料如下: ①20×8年5月20日,甲公司向B公司购买其所持有的C公司30%股权;以C公司20×8年5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值为基础确定股权转让价格;甲公司以定向增发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普通股和一宗土地使用权作为对价支付给B公司;定向增发的普通股数量以甲公司20×8年5月31日前20天普通股的平均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上述股权转让合同于20×8年6月15日分别经甲公司和B公司、C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20×8年5月31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经评估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1 800万元。按照股权转让合同的约定,甲公司除向B公司提供一宗土地使用权外,将向B公司定向增发4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作为购买C公司股权的对价。 20×8年7月1日,甲公司向B公司定向增发本公司400万股普通股,当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5.2元。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和C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亦于20×8年7月1日办理完成,当日作为对价的土地使用权成本为1 000万元,累计摊销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 880万元;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 000万元。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系由以下两项资产所致:一栋办公用房,成本为9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3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一项管理用软件,成本为3 000万元,累计摊销1 500万元,公允价值为3 500万元。上述办公用房于20×3年6月30日取得,预计使用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上述管理用软件于20×3年7月1日取得,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假定之前甲公司与B公司、C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取得C公司30%股权后,能够对C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②20×9年6月30日,甲公司又支付6 000万元购买C公司40%股权。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 000万元,原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 500万元。C公司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成。 20×9年6月30日,甲公司对C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C公司董事会由11名成员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8名。C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经营决策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通过即可实施。

  (2)自甲公司取得C公司30%股权起到20×8年12月31日期间,C公司利润表中实现净利润1 300万元;C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增加资本公积200万元。 2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C公司利润表中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C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增加资本公积150万元。 自甲公司取得C公司30%股权后,C公司未分配现金股利。

  (3)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资金周转紧张,决定处置C公司70%的股权,以缓解资金压力。当日,取得出售价款12 600万元。出售投资当日,C公司按照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5 000万元,其间,除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本题中各公司按年度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本题中C公司没有子公司,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影响。 要求

  (1)判断甲公司取得C公司30%的股权交易是否形成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

  (2)编制20×8年甲公司对C公司股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3)判断甲公司购买C公司40%股权时是否形成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如形成企业合并,计算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合并成本、应确认的合并商誉以及当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

  (4)计算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20×9年12月31日出售C公司70%股权应确认的处置损益。

  (5)假定甲公司还存在其他子公司,计算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20×9年12月31日出售C公司70%股权应确认的处置损益。

  (5)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处置损益=12 600-15 000×70%-700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三、计算题(本题型共4题,其中第1小题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9分;如使用英文解答,该小题须全部用英文解答,最高得分14分。第4小题至第4小题每小题9分。本题型最高得分为41分,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 [答案]

  [解析](1)事项(1)

  (2)

  (3)

  (4)

  (5)

  (7)为调整事项;事项(6)为非调整事项。

  (2)事项(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2008年12月18日,恒通公司向丙公司销售商品时,该批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这一事实已经存在;2009年1月恒通公司给予5%的折让,只是对2008年12月18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需要对2008年12月18日与确认销售收入有关项目的金额重新作出估计。因此,恒通公司给予丙公司的商品销售折让一事,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恒通公司应调整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收入500万元和相关项目的金额。恒通公司将该销售折让直接冲减2009年1月的销售收入是不正确的。

  事项(2)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2008年12月恒通公司将货物销售给B公司时,由于产品规格不符,说明退货的事实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就已经客观存在,该销售退回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处理,不能冲减2009年1月份的销售收入。恒通公司正确的处理是,调减2008年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收入1 000万元,调减营业成本800万元,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一并调整。

  事项(3)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应按照规定计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同时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恒通公司对该非专利技术在2007年末已经计提了减值准备,恒通公司在2008年认为减值因素消失时,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是不正确的。

  事项(4)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恒通公司拥有甲公司80%的股权,属于恒通公司的子公司;虽然甲公司资不抵债,但甲公司仍然持续经营,恒通公司对甲公司也仍然具有控制权,因此,恒通公司应将甲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事项(5)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企业应按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是,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为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认收入。

  事项(6)的会计处理正确。

  事项(7)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应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来核算,恒通公司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是不正确的。

  2. [答案]

  [解析](1)20×9年末

  计算20×9年的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8 000+(1 000-5 000×15%)+200-(400/5-400/10)-150-(500+500)×50%=7 760(万元)

  应交所得税=7 760×25%=1 940(万元)

  计算20×9年递延所得税:

  事项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 000-5 000×15%=25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50×25%=62.5(万元)

  事项二,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200万元,计税基础=0

  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25%=50(万元)

  事项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00-400/10=360(万元),计税基础=400-400/5=320(万元)

  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60-320=4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40×25%=10(万元)

  事项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650万元,计税基础=500万元

  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50-500=15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50×25%=37.5(万元)

  事项六,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 000万元,计税基础=2 000×150%=3 0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 000万元,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计算20×9年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 940+(-62.5-50+10+37.5)=1 875(万元)

  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 875

  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940

  递延所得税负债 47.5

  (2)2×10年末

  计算2×10年的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8 000-(1 000-5 000×15%)+(250-100)+[20-(400/5-400/10)]+80-200-(3 000/10-2 000/10)=7 660(万元)

  应交所得税=7 660×25%=1 915(万元)

  计算2×10年递延所得税:

  事项一,因2×10年实际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为400万元,而税前允许扣除限额为5 000×15%=750(万元),差额为350万元,所以20×9年发生的但当年尚未税前扣除的广告费支出250(1 000-5 000×15%)万元可以在2×10年全部税前扣除。

  所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250-250=0

  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2.5-0=62.5(万元)

  事项二,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200-100+250=350(万元),计税基础=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35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50-200)×25%=37.5(万元)

  事项三,计提减值准备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00-(400/10)×2=320(万元),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万元,计税基础=400-(400/5)×2=240(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300-240=60(万元)

  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60-40)×25%=5(万元)

  事项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570万元,计税基础=500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570-500=70(万元)

  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50-70)×25%=20(万元)

  事项五,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 000万元,计税基础=2 8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因投资拟长期持有,故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事项六,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 000-2 000/10=1 800(万元),计税基础=3 000-3 000/10=2 7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0,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计算2×10年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1 915+(62.5-37.5+5-20)=1 925(万元)

  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 9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915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3. [答案]

  [解析](1)甲公司有关的直接支出有:

  ①因辞退员工将支付补偿款500万元;

  ②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80万元;

  因重组义务确认的负债=500+80=580(万元)。

  本题目中发生的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的广告费、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均不包括在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中。

  (2)因重组计划而减少的2010年度营业利润的金额=500+80+150=730(万元)。

  因重组计划而减少的2010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500+80+150=730(万元)。

  相关分录:

  借:管理费用 580

  资产减值损失 1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

  预计负债 8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0

  (3)资料(2)中,甲公司没有承担重组义务,因为重组计划尚未对外公告。

  (4)资料(3)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理由:由于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预计不存在还款困难,甲公司因该财务担保事项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不符合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故不确认预计负债。

  4. [答案]

  [解析](1)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250×8.35+150×9.15-3 380-12-6=62(万元)

  (2)可转债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5 000×6%×(P/A,9%,5)+5 000×(P/S,9%,5)=4 416.41(万元)

  2010年底应计提的利息费用=4 416.41×9%=397.48(万元)

  (3)2010年度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4 416.41×9%×11/12-62-25=277.35(万元)

  相关的会计分录为:

  2010年底计提的应付债券利息费用:

  借:在建工程 (4 416.41×9%×11/12)364.35

  财务费用 33.13

  贷:应付利息 3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97.48

  借:应收利息 25

  贷:在建工程 25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3 360

  投资收益 20

  贷:银行存款 3 380

  借:银行存款 3 442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3 360

  投资收益82

  借:投资收益 62

  贷:在建工程 62(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净损益,原计入投资收益,现冲减在建工程的金额)

  (4)转股时增加的股本=5 000/10=500(万元)

  公司增加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转股时增加的股本=4 416.41+(4 416.41×9%-5000×6%)+{[4 416.41+(4 416.41×9%-5 000×6%)]×9%-5 000×6%}+583.59-500=4 703.73(万元)

  所以转股时影响所有者权益的金额=500+4703.73-借方转出的权益成份公允价值583.59=

  4. 620.14(万元)

  (5)2010年的完工进度=1 000÷4 000×100%=25%

  2010年确认的合同收入=5 000×25%=1 250(万元)

  因该建造合同影响2010年营业收入的金额=1 250(万元)

  (6)2011年的完工进度=3 640÷5 200×100%=70%

  2011年确认的合同收入=5 000×70%-1 250=2 250(万元)

  2011年确认的合同费用=5 200×70%-1 000=2 640(万元)

  2011年确认的合同毛利=2 250-2 640=-390(万元)

  2011年确认的合同预计损失=(5 200-5 000)×(1-70%)=60(万元)

  因该建造合同影响2011年营业利润的金额=2 250-2 640-60=-450(万元)

  (7)影响2011年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金额=(2 640-390)-(1 800-382.5)-60=772.5(万元)

  [分录提示]乙企业2011年的会计处理为:

  登记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3 640-1 000)2 640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2 640

  登记结算的合同价款:

  借:应收账款 1 800

  贷:工程结算 1 800

  登记实际收到的合同价款:

  借:银行存款 1 800

  贷:应收账款 1 800

  登记合同收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640

  工程结算 382.5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25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3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 250×17%)382.5

  借:资产减值损失 60

  贷:存货跌价准备 60

  四、综合题

  1. [答案]

  [解析](1)甲公司取得C公司30%的股权交易不形成企业合并。理由:甲公司取得对C公司股权后,只是能够对C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并不能控制C公司,所以不形成企业合并。

  (2) 20×8年7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960

  累计摊销 300

  贷:无形资产 1 000

  股本 4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 68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 180

  20×8年12月31日

  C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1 300-(8 000-6 000)/10/2-(3 500-1 500)/5/2=1 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0

  贷:投资收益 300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6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

  (3)甲公司取得C公司40%股权后,对C公司的持股比例为70%,在C公司董事会中派驻8名代表,根据C公司章程的规定,能够对C公司实施控制,所以形成企业合并。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合并成本=4 500+6 000=10 500(万元)

  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商誉金额=10 500-14 000×70%=700(万元)

  合并日个别财务报表中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 960+300+60+[1 000-(8 000-6 000)/10/2-(3 500-1 500)/5/2]×30%+150×30%=4 575(万元)

  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4 500-4 575+60+45=30(万元)

  (4)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处置损益=12 600-4 575-6 000+60+45=2 130(万元)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