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点复习资料:其他外科疾病(1)
2018年07月09日 来源:来学网
来学网寄语——学习和考试,是一种丰满感情状态,当你倾力融入了学习,就会越来越充实,越来好心情,也就拥有了自信,继而拥有了拿证的全部信心和正能量!来学网小编陪你一起复习!下面是来学网小编提供的资料希望能帮到你们!
其他外科疾病
冻 疮
冻疮的临床表现
局部性冻疮
主要发生在手足、耳郭、面颊等暴露部位,多呈对称性。
轻者 受冻部位先有寒冷感和针刺样疼痛,皮肤呈苍白、发凉,继则出现红肿、硬结或斑块,自觉灼痛、麻木、瘙痒。
重者 受冻部位皮肤呈灰白、暗红或紫色,并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肿块,疼痛剧烈,或局部感觉消失。如果出现紫血疱,势将腐烂,溃后流脓、流水,甚至形成溃疡。严重的可导致肌肉、筋骨损伤。
全身性冻疮
开始时全身血管收缩产生寒战,随着体温的下降,患者出现疼痛性发冷、发绀、知觉迟钝、头晕、四肢无力、昏昏欲睡等表现。继而出现肢体麻木、僵硬、幻觉、视力或听力减退、意识模糊、呼吸浅快、脉搏细弱、知觉消失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冻伤的程度
根据冻疮复温解冻后的损伤程度,可将其分为三度。
Ⅰ度(红斑性冻疮):损伤在表皮层。局部皮肤红斑、水肿,自觉发热、瘙痒或灼痛。
Ⅱ度(水疱性冻疮):损伤达真皮层。皮肤红肿更加显著,有水疱或大疱形成,疱内液体色黄或成血性。疼痛较剧烈,对冷、热、针刺感觉不敏感。
Ⅲ度(坏死性冻疮):损伤达全皮层,严重者可深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甚至机体坏疽。
严重全身冻疮的急救和复温方法
急救
迅速使患者脱离寒冷环境,首先脱去冰冷潮湿的衣服、鞋袜(如衣服、鞋袜连同肢体冻结者,不可勉强,以免造成皮肤撕脱,可立即浸入40℃左右温水中,待融化后脱下或剪开)。必要时还应施行人工呼吸和抗休克等各种对症处理。
复温方法
对冻僵患者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快速复温,用38℃~42℃恒热温水浸泡伤肢或浸泡全身,局部20分钟,全身30分钟内,体温迅速提高至接近正常,以指(趾)甲床出现潮红有温热感为止,不宜过久。
可给予姜汤、糖水、茶水等温热饮料,亦可少量饮酒。
早期复温过程中,严禁用雪搓、用火烤或冷水浴等。在急救时,如一时无法获得热水,可将冻肢置于救护者怀中或腋下复温。
烧 伤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及烧伤深度的分类
烧伤面积的计算
手掌法 伤员本人五指并拢时,一只手掌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此法常用于小面积或散在烧伤的计算。
中国九分法 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等份。成人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3×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
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法 小儿的躯干和双上肢的体表面积所占百分比与成人相似。特点是头大下肢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比例也不同。计算公式如下:
头颈面部:9+(12-年龄)=?%
双下肢:46-(12-年龄)=?%
烧伤深度的计算
烧伤深度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即Ⅰ度、Ⅱ度(又分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烧伤。
烧伤深度的计算
分度深度创面表现创面无感染的愈合过程
Ⅰ度(红斑)达表皮角质层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2~3天后脱屑痊愈,无瘢痕
Ⅱ度
(水疱)浅Ⅱ度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剧痛,感觉过敏,有水疱,基底部呈均匀红色、潮湿,局部肿胀1~2周愈合,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深Ⅱ度达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痛觉消失,有水疱,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潮湿3~4周愈合,可有瘢痕
Ⅲ度(焦痴)达皮肤全层,甚至伤及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痛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除小面积外,一般均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瘢痕和瘢痕挛缩
重度烧伤的辨证分型、治疗原则
辨证分型
火毒伤津证 壮热烦躁,口干喜饮,便秘尿赤。舌红绛而干,苔黄或黄糙,或舌光无苔,脉洪数或弦细数。
阴伤阳脱证 神疲倦卧,面色苍白,呼吸气微,表情淡漠,嗜睡,自汗肢冷,体温不升反低,尿少;全身或局部水肿,创面大量液体渗出。舌淡暗苔灰黑,或舌淡嫩无苔,脉微欲绝或虚大无力等。
火毒内陷证 壮热不退,口干唇燥,躁动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而干,苔黄或黄糙,或焦干起刺,脉弦数等。若火毒传心,可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若火毒传肺,可见呼吸气粗,鼻翼煽动,咳嗽痰鸣,痰中带血;若火毒传肝,可见黄疸,双目上视,痉挛抽搐;若火毒传脾,可见腹胀便结,便溏黏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有呕血、便血;若火毒传肾,可见浮肿,尿血或尿闭。
气血两虚证 疾病后期,火毒渐退,低热或不发热,精神疲倦,气短懒言,形体消瘦,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自汗,盗汗;创面肉芽色淡,愈合迟缓。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等。
脾虚阴伤证 疾病后期,火毒已退,脾胃虚弱,阴津耗损,面色萎黄,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口干少津,或口舌生糜。舌暗红而干,苔花剥或光滑无苔,脉细数等。
治疗原则
大面积重度烧伤,必须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治原则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外治在于正确处理烧伤创面,保持创面清洁,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愈合为原则。深Ⅱ度创面要争取和促进痂下愈合,减少瘢痕形成;Ⅲ度创面早期保持焦痂完整干燥,争取早期切痂植皮,缩短疗程。
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的正确处理
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深浅,选用不同方法。一般肢体部位、中小面积烧伤创面多采用包扎疗法;头面、颈部、会阴部和大面积创面多采用暴露疗法。
中小面积Ⅰ、Ⅱ度烧伤可外涂京万红烫伤药膏、清凉膏、紫草膏、万花油等,暴露或包扎;或用地榆粉、大黄粉各等份,麻油调敷后包扎,隔日换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