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详解《传染病学内科主治医师》诊疗技术与常规:囊虫病

2019年02月25日 来源:来学网

囊虫病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有在猪绦虫病流行区的旅居史,发病以青壮年为多。

2. 临床表现 依囊尾蚴寄生的部位、感染的程度、寄生时间的久暂以及人体的反应不同,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

(1) 皮下及肌肉囊虫病 约2/3囊虫病患者有皮下囊虫结节,在皮下可摸及直径约0.5~1.0cm大小的园或椭园形结节,触之较硬如软骨,可活动,无压痛,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分布以头部和躯干为多,患者可觉局部肌肉酸痛、发胀、肌无力或假性肌肥大。

(2) 脑囊虫病:症状极为复杂多样。脑皮质受损者占本病型的80%以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可呈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也可为小发作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可有颅内压增高现象。脑室型脑囊虫病,可出现脑脊液循环梗阻、颅内压增高等表现。有时可表现为活瓣综合征(Brus’s征),即反复出现突发性体位性间歇性头痛、呕吐、眩晕、甚至脑疝。当软脑膜受累可出现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且反复发作。当脊髓受损时,可出现瘫痪、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等。脑囊虫病常和皮下肌肉囊虫病混合存在,并存率达90%以上。

(3) 眼囊虫病:表现为视力减退,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当虫体死亡时可引起强烈刺激,可导致视网膜炎、脉络膜炎或脓性全眼炎。

3.活组织检查:皮下结节应常规作活组织检查,有助诊断。

4. 免疫学检查:用ELISA法或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达85~95%。

5. 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普通X线平片可发现脑组织内有椭园形囊虫钙化阴影。

(2) 颅脑CT:阳性率高达90%以上。影像特征为直径﹤1cm的低密度区,注射对比剂后,其周围可见环形增强带为炎症水肿区,也可见脑室扩大,钙化灶等。早期囊肿像为高密度结节。

(3) 颅脑MRI:可更容易发现脑室及脑室孔部位的病变。

6.裂隙灯检查:若发现玻璃体内囊虫的蠕动,有助于眼囊虫病的诊断。

【治疗原则】

对任何囊虫病人都必须住院治疗。

1. 脑室有梗阻的脑囊虫病和眼囊虫病应先予以手术摘除及再用抗虫化疗。

2. 临床上有癫痫发作或颅内压增高者,必须先降颅压,后进行病原治疗。必要时先行外科开窗减压术或脑室分流术,方可行驱虫治疗。降颅内压方法,常采用每天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内加地塞米松5~10mg,连续三天后再开始病原治疗。对癫痫频繁发作者,还应酌情选用安定,异戊巴比妥钠、苯妥英钠等药物。

3. 驱虫治疗中若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给予0.1%肾上腺素1ml(成人),皮下或肌注,同时静滴氢化可的松200~300mg,并补足血容量,酌情用血管活性药物。

病原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两种。

(1) 阿苯达唑:疗效确切、作用温和、 不良反应轻,是目前治疗囊虫病的首选药物。剂量按每天18~20 mg/kg,二次分服,疗程十日,每隔14~21天重复1~2个疗程。目前主张治疗中常规使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不良反应可发生于服药后2~7天,或第一疗程结束后7~10天,应注意观察。

(2) 吡喹酮:剂量为每日40~60 mg/kg,分三次口服,连续三日,总剂量为120~180 mg/kg,必要时2~3个月重复一疗程。副作用同阿苯达唑,但发生率高且严重,故目前多主张用阿苯达唑,特别是脑囊虫病。对于无脑囊虫的皮肤肌肉囊虫病则可用吡喹酮 。

【预 防】

广泛宣传本病的危害和传播方式。彻底治疗绦虫病。加强粪便管理,做好上市猪肉的检疫工作。养成良好卫生饮食习惯,不吃生猪肉、“米猪肉”,不喝生水。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