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肿瘤外科》考试仿真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4
2017年04月26日 来源:来学网1.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出现明显腮腺肿痛时正确的处理
A.不必停止放疗与做特殊处理
B.保持口腔清洁,给予小剂量激素处理
C.口含维生素C即可
D.予以热敷治疗即可
E.除口腔清洁卫生外,应予以全身抗炎并暂停放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出现明显腮腺肿痛为放疗性水肿所致,予以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并予以小剂量激素处理。
知识点1:头颈部肿瘤
知识点2:放射治疗
2.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野间隔的宽度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不设间隔以防病灶遗漏
B.不设间隔但每照射00cGy上下移动一次交接处
C.间隔1cm,每照射00cGy,上下移动一次交接处
D.根据SSD射野长度和病灶深度计算间隔的宽度
E.间隔1cm或以上,以防照射区重叠造成脊髓损伤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野间隔的宽度最合理的处理方法为间隔1cm,每照射00cGy,上下移动一次交接处,可减少冷点及热点的产生,放疗剂量分布合理。
知识点1:全中枢神经系统
知识点2:放射治疗
3.早期下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为
A.手术治疗
B.放射治疗
C.化学治疗
D.热疗
E.分子靶向治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下咽解剖位置较特殊,手术与放疗在早期下咽癌治疗中的效果基本相似,但放射治疗能保证下咽,喉等器官的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又可将易发生转移的部位包括在照射野内。因此,早期下咽癌的治疗还是以放疗占优势,应该首选放射治疗。
知识点1:咽癌
知识点2:治疗
4.下列方法中不属于肺癌定性诊断方法的是
A.痰细胞学检查
B.胸腔积液癌细胞学检查
C.经皮细针肺穿刺细胞学检查
D.肺癌的内镜检查
E.PET检查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肺癌的定性检查方法包括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胸腔积液细胞学、经皮细针肺穿刺细胞学、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皮下结节细胞学)和内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诊断
5.肺癌患者行X线检查时,必须同时行胸部正位片和胸部侧位片检查,加做胸部侧位片,可使肺癌的检出率增加
A.1%
B.3%
C.5%
D.7%
E.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与胸部正位片相比,侧位片可发现心后三角区、肺底的肿瘤,使肺癌的检出率增加。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X线检查
6.小细胞肺癌应当采取的综合治疗方式是
A.以手术为主
B.以化疗为主
C.以放疗为主
D.以分子靶向治疗为主
E.以化放疗为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小细胞肺癌易出现血行转移,所以无论局限期和广泛期均应进行化学治疗。在化疗的同时,在病灶部位可行放疗。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治疗
7.中央型肺癌发生在
A.主支气管开口以上
B.叶支气管开口以上
C.段支气管开口以上
D.细支气管开口以上
E.毛细支气管开口以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中央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开口以上的支气管,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开口以下的支气管。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病理及分子水平机制
8.有明显症状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不包括
A.吸氧
B.支气管扩张剂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抗生素
E.氨磷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氨磷汀对肺具有放射防护作用,在放射治疗的同时合并使用具有保护肺组织的作用,但在已经发生了放射性肺炎的患者没有太大作用。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放射治疗
9.小细胞肺癌局限期不包括以下哪一病变
A.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
B.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C.同侧膈肌侵犯
D.少量胸腔积液
E.轻度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小细胞肺癌局限期定义为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可包含于单个可耐受的放射野内。目前国内常用的局限期定义为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纵隔、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但不能有明显的上腔静脉压迫、声带麻痹和胸腔积液。因此,少量胸腔积液和轻度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均属于小细胞肺癌局限期。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10.小细胞肺癌最多见的病理类型是
A.大细胞型
B.燕麦细胞型
C.癌肉瘤
D.中间细胞型
E.混合细胞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中间细胞型占小细胞肺癌的70%。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病理及分子水平机制
11.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放射治疗,正确的表述是
A.适用于术后有肿瘤残存的病例
B.适用于T4N0M0的病例
C.适用于T2N1M0的病例
D.适用于T4N1M0的病例
E.适用于T3N0M0的病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是:①术后有肿瘤残存的病例;②N2以上淋巴结阳性的病例。因此,术后分期为T4N0M0的患者不需要接受术后放射治疗。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放射治疗
2.肺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时间是
A.DT~30Gy
B.DT20~40Gy
C.DT30~50Gy
D.DT40~60Gy
E.DT50~70Gy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放射性食管炎多数表现为吞咽疼痛和进食困难。发生时间多数为20~40Gy,主要原因为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渗出及糜烂。轻度的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可以观察,重者则需要进行激素和抗生素治疗。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放射治疗
3.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错误的表述是
A.ⅠA期以手术为主
B.ⅠB和Ⅱ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可行放疗和(或)化疗
C.ⅢA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行放疗和化疗
D.一般情况好、无胸腔积液的ⅢA期患者行同步化放疗
E.Ⅳ期患者应行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ⅢA期患者最好先行新辅助治疗,然后再手术,术后根据情况进行其他抗肿瘤治疗。
知识点1:肺癌
知识点2:治疗
4.原发纵隔淋巴瘤多位于
A.前上纵隔
B.后上纵隔
C.下前纵隔区
D.下后纵隔区
E.中纵隔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纵隔不同部位好发不同的纵隔肿瘤,前上纵隔是胸内甲状腺肿的好发部位;前上纵隔下部多见胸腺肿瘤及囊肿;前下纵隔上部是畸胎类肿瘤与囊肿的好发部位;后纵隔多数为良性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其次是支气管囊肿及胃肠囊肿。心包囊肿多在前下纵隔心膈角处。中纵隔的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癌。
知识点1:纵隔淋巴瘤
知识点2:病理及分子水平机制
5.胸腺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局部侵犯纵隔重要脏器
B.重症肌无力
C.肝转移
D.脑转移
E.骨转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胸腺瘤的扩散方式以胸内进展为主,侵及胸膜及心包时,出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并可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及器官。严重的病例有呼吸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相比之下,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的发生率较低,胸外淋巴结转移率为6.7%,血行转移为4.8%,以肝、肺和骨为常见转移部位。
知识点1:胸腺瘤
知识点2:病因及发病机制
16.下列有关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的未经治疗可以自愈
B.有的治愈后又可复发
C.发生率为4.3%~54%
D.男性多于女性
E.40岁以上成人重症肌无力患者常伴胸腺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发生率为4.3%~54%,有的未经治疗可以自愈,有的治愈后又可复发。重症肌无力常见于青春期与年轻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以上成人常伴胸腺瘤。
知识点1:胸腺瘤
知识点2:临床表现
17.下列有关纵隔畸胎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良性肿瘤
B.常见的症状有胸闷、胸痛、咳嗽、气促及心悸等
C.X线典型表现为前下纵隔向一侧生长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有时呈分叶状;多数边缘清晰,常可见囊壁钙化或不规则骨骼影
D.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
E.易发生继发感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大多数畸胎类肿瘤位于前纵隔近心包底部。临床及病理常将其分为表皮样囊肿(仅含表皮组织)、皮样囊肿(包含皮肤及附件组织)、畸胎瘤(兼有外、中、内三种胚层组织)。纵隔良性畸胎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叶状,有完整的包膜;其中可有骨、软骨、支气管黏膜及腺体组织。约%的纵隔畸胎瘤为恶性。
知识点1:纵隔畸胎瘤
知识点2:临床表现
18.有关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的陈述错误的是
A.一经诊断,原则上应早期手术切除
B.大都有完整的包膜,易于完整摘除
C.多数肿瘤与肋间神经或交感神经有联系
D.肿瘤位于胸前者应避免损伤胸3~4、交感神经而导致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
E.来源于迷走神经者要注意勿损伤喉返神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一经诊断,原则上应早期手术切除。此类肿瘤大都有完整的包膜,易于完整摘除。多数肿瘤与肋间神经或交感神经有联系,有时发现肿瘤有蒂伸入椎间孔,也有呈哑铃状,部分在椎管内,部分在椎管外。有椎管内伸延的病例,手术注意勿损伤脊髓。肿瘤位于胸前者应避免损伤胸1~2、交感神经而导致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来源于迷走神经者要注意勿损伤喉返神经。
知识点1:纵隔畸胎瘤
知识点2:外科手术治疗
19.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
A.手术
B.化疗
C.放疗
D.分子靶向治疗
E.姑息治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困难,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根治性手术是指根治性胸膜全肺切除术(EPP),仅适用于Ⅰ期病变、上皮型、病变局限在壁层胸膜者,能够具备EPP适应证的患者很少。胸膜剥脱术是姑息性手术,约80%的手术者可能有肿瘤残留,其残留部位多为脏层胸膜、膈肌、纵隔和胸壁,通常在术后还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目前胸膜间皮瘤的放射治疗疗效差,其主要原因与胸膜的特殊结构和肿瘤的弥漫生长有关,当照射胸膜病变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肺组织、纵隔器官和肝脏,因此化疗更多地应用
知识点1:
知识点2:
20.恶性胸膜间皮瘤标准的根治术不包括的范围是
A.患侧胸膜
B.全肺
C.心包
D.膈肌
E.纵隔淋巴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标准的根治术常包括患侧胸膜、全肺、心包及膈肌切除。
知识点1:恶性胸膜间皮瘤
知识点2:治疗
21.不属于恶性胸膜间皮瘤手术适应证的是
A.病变集中一侧胸腔,无远处转移
B.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
C.患者相对年轻,能承受手术创伤,预期术后能接受辅助治疗和较好的生活质量
D.患者伴有难以忍受的胸部疼痛
E.反复难以控制的胸腔积液而其他治疗无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手术适应证是:①病变集中一侧胸腔,无远处转移,或者是局限性恶性胸膜间皮瘤(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局限期);②患者相对年轻,能承受手术创伤,预期术后能接受辅助治疗和较好的生活质量;③患者伴有难以忍受的胸部疼痛,或反复难以控制的胸腔积液而其他治疗无效。
知识点1:恶性胸膜间皮瘤
知识点2:外科手术治疗
22.恶性胸膜间皮瘤目前疗效最好的化疗方案是
A.雷替曲塞+顺铂
B.雷替曲塞+奥沙利铂
C.培美曲塞+顺铂
D.培美曲塞+奥沙利铂
E.吉西他滨+顺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多靶点抗叶酸药物培美曲塞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缓解率达到45%,中位生存时间达到3.3个月。
知识点1:恶性胸膜间皮瘤
知识点2:化学治疗
23.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A.食管内异物感
B.食物停滞感
C.进行性吞咽困难
D.进食时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E.进食时胸骨后烧灼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早期食管癌的症状有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食管内有异物感,或者进食时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等,而进行性的吞咽困难则是中晚期食管癌的症状。故正确答案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知识点1:食管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24.下列不是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的是
A.声音嘶哑
B.进食时呛咳
C.胸骨后烧灼感
D.持续性胸背痛
E.进行性吞咽困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晚期食管癌的症状有胸背部疼痛;进行性吞咽困难;压迫交感神经后可引起声音嘶哑、进食时呛咳等,而胸骨后烧灼感在食管癌早期即可出现。故正确答案为胸骨后烧灼感。
知识点1:食管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25.食管癌主要发生于
A.食管黏膜上皮细胞
B.食管旁淋巴组织
C.食管黏膜下腺体
D.食管黏膜下结缔组织
E.食管肌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食管癌主要是由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癌变引起,而食管旁淋巴组织、食管黏膜下腺体、食管黏膜下结缔组织、食管肌层均可为癌细胞侵犯,但不是原发部位。故正确答案为食管黏膜上皮细胞。
知识点1:食管癌
知识点2:病理及分子水平机制
26.下列属于食管癌的癌前病变的是
A.食管裂孔疝
B.食管息肉
C.食管乳头状瘤
D.Barrett食管
E.食管憩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目前认为,食管癌前病变有Barrett食管、食管上皮增生和食管黏膜炎症,故正确答案为Barrett食管,其他备选答案均为食管的癌前疾病。
知识点1:食管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27.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超越常规所属淋巴结转移方式,而直接侵犯远处淋巴结,其中最常见为
A.脾门淋巴结
B.胃小弯淋巴结
C.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
D.锁骨上淋巴结
E.胃左动脉淋巴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一般而言,胃癌的淋巴引流按肿瘤的部位,按由近到远的方式从胃周到区域,再引流向胃外更远的腹腔内的淋巴结区,甚至可直接侵犯更远处的淋巴结,如锁骨上淋巴结,备选答案中脾门淋巴结、胃小弯淋巴结、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胃左动脉淋巴结均为区域淋巴结。
知识点1:胃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28.提高胃癌治愈的关键在于
A.早期诊断
B.彻底手术
C.积极放疗
D.早期化疗
E.综合治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据统计,目前胃癌患者确诊时80%已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至已有腹腔内其他实体器官和腹腔外部位的转移,总体5年生存率大约为5%~20%,但局限在胃壁内的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55%,由此可见,提高胃癌治愈的关键在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故正确答案为早期诊断。
知识点1:胃癌
知识点2:治疗
29.胃癌的癌前期状态不包括
A.胃息肉
B.胃平滑肌瘤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胃酸缺乏症
E.恶性贫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胃癌的癌前期状态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症、恶性贫血等,而胃平滑肌瘤只是胃的良性肿瘤,一般不发生恶变。故正确答案为胃平滑肌瘤。
知识点1:胃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30.从病理学上分期,早期胃癌的概念是
A.局限于胃窦内
B.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
C.直径在2cm以内
D.无淋巴结转移
E.尚未侵及浆膜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从病理学角度来分期,早期胃癌是指局限在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胃癌,而无论其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故正确答案为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其他备选答案描述均不准确。
知识点1:胃癌
知识点2:病理及分子水平机制
31.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胃癌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
B.胃癌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
C.胃癌发生部多在胃窦,其次是胃小弯
D.胃大弯和前壁一般不发生胃癌
E.贲门区的胃癌比胃大弯更常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胃癌在我国消化道肿瘤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第一位,发病年龄多见于40~60岁,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最多在胃窦,其次是胃小弯。故正确答案为胃大弯和前壁一般不发生胃癌。
知识点1:胃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32.结肠癌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
A.钡剂灌肠X线检查
B.CEA测定
C.纤维结肠镜检查+组织活检
D.腹部B超
E.直肠指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关于结肠癌的诊断方法中纤维结肠镜检查+组织活检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种,通过内镜检查可以明确地看到肿块的大体情况并可以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取得病理诊断。直肠指诊对直肠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其他选项对诊断结肠癌有较大价值。故正确答案为C。
知识点1:结肠癌
知识点2:诊断
33.关于结肠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结肠癌可伴有贫血和发热
B.根据肿瘤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
C.左半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D.结肠癌的血行转移多转移至肝
E.结肠癌淋巴转移首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左半结肠癌以肠梗阻表现多见,而右半结肠癌多伴有贫血、消瘦、发热、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故选项C是错误的。其他选项均为正确描述。
知识点1:结肠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34.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时,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B.注意腹部情况,预计病变严重程度,早插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C.稍准备好便手术,先作横结肠造口术,二期再作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
D.胃肠减压后,待梗阻解除便作左半结肠切除术
E.急诊作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查,应初步纠正酸中毒后手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左半结肠癌多伴有急性肠梗阻,属于急诊手术适应证,应及早插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后行手术治疗。故正确答案为胃肠减压后,待梗阻解除便作左半结肠切除术。
知识点1:结肠癌
知识点2:治疗
35.与原发性肝癌发病最密切的因素是
A.肝硬化
B.病毒性肝炎
C.放射线辐射
D.饮用水污染
E.寄生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据统计,80%~90%的肝癌患者常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史,提示病毒性肝炎与肝癌可能有因果关系。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高。肝癌高发地区粮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程度高。饮用水污染、寄生虫等也可能与肝癌的发生相关。因此,病毒性肝炎与肝癌关系最密切。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病因及发病机制
36.原发性肝癌经淋巴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
A.锁骨上淋巴结
B.主动脉旁淋巴结
C.胰腺旁淋巴结
D.肝门淋巴结
E.脾门淋巴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原发性肝癌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占2.6%),也可转移到主动脉旁、锁骨上、胰、脾等处淋巴结。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转移
37.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
A.脑
B.骨髓
C.肺
D.肾上腺
E.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原发性肝癌血行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占43.5%。肝静脉发生瘤栓后,后向上延伸到下腔静脉,甚至达右心腔,或较小的瘤栓落入肺动脉引起肺小动脉栓塞而形成转移灶。血行转移还可累及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转移
38.原发性肝癌按大体形态分型不正确的是
A.巨块型癌直径>cm
B.孤立的直径<5cm的癌结节称为小肝癌
C.巨块型易发生坏死引起肝破裂
D.结节型易发生癌结节破裂出血
E.弥漫型往往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巨块型肝癌是指肿块直径大于cm,巨块型易发生破裂出血。传统上按肿瘤大小分为小肝癌(直径≤5cm)和大肝癌(直径>5cm)两类。新的分类:微小肝癌(直径≤2cm),小肝癌(>2cm,≤5cm),大肝癌(>5cm,≤cm)和巨大肝癌(>cm)。按照病理形态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弥漫型肝癌影响肝功能,死亡原因多为肝功能衰竭。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病理及分子水平机制
39.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肿块增长迅速,肝包膜被牵拉引起疼痛
B.门脉内癌栓可导致门脉高压
C.门脉外癌栓可以产生血管杂音
D.癌块侵犯肝门胆管引起黄疸
E.肿瘤生长缓慢,可以无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原发性肝癌若生长缓慢,可以无痛,当肿块增长迅速侵犯肝包膜或肝脏包膜紧张被牵拉可引起疼痛。门脉内癌栓可致门脉高压,或阻塞肝门胆管引起黄疸。由于肿瘤压迫肝内大血管或肿瘤本身血管丰富可以产生肝区血管杂音。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40.原发性肝细胞癌最敏感的肿瘤标志是
A.肝脏B超
B.肝CT
C.AFP
D.AP
E.r-GT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AFP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除AFP阴性肝癌外,若AFP小于20/μg/L,原发性肝癌基本不可能;AFP在0~300/μg/L之间者必须进行随访,密切观察AFP的动态变化,注意可能的小肝癌AFP在350~500/μg/L,或含量明显增高者,必须参考其他检查,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AFP为500~00μg/L,且含量在短期内不断升高,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很大,建议活检;AFP大于00μg/L者,甚至在近期内AFP含量迅速升高,则原发性肝癌诊断基本可确定。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实验室检查
41.除原发性肝癌,能引起AFP>500μg/L的疾病是
A.多囊肝
B.慢性肝炎
C.生殖腺胚胎瘤
D.肾脏胚胎瘤
E.肝硬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生殖腺胚胎性肿瘤可引起AFP明显升高>500μg/L。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AFP升高和转氨酶的显著升高相伴行,但AFP一般<400μg/L。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实验室检查
42.AFP>200μg/L排除活动性肝病诊断肝癌的标准为
A.ALT同步升降持续1个月
B.ALT同步升降持续2个月
C.ALT正常,AFP>200μg/L持续1个月
D.ALT正常,AFP>20Qμg/L持续8周
E.ALT正常,AFP>200μg/L持续8个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在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的基础上,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①AFP大于500/μg/L持续4周;②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③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鉴别诊断
43.有助于鉴别肝癌和良性活动性肝病的是
A.HBsAg阳性
B.AFP阳性
C.AFP阴性
D.肝功能明显损害
E.AFP和ALT动态曲线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肝癌和活动性肝病AFP都可为阳性。肝炎患者血清AFP升高通常为“一过性”,且往往伴有转氨酶显著升高,而肝癌患者血清AFP持续上升,往往超过500ng/ml,此时与转氨酶下降呈曲线分离现象。因此鉴别点为AFP和ALT动态曲线。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鉴别诊断
44.肝癌的一线诊断方法是
A.B超
B.CT
C.MRI
D.肝动脉造影
E.B超+AFP定量测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B超、CT、MRI、肝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肝扫描、肝穿刺活检等检查手段均可作为肝癌诊断的方法,但是作为肝癌的一线诊断方法必须满足以下原则:快速、经济、无创或微创、确诊率高。因此目前将B超检查+AFP定量测定作为肝癌的一线诊断方法。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诊断
45.原发性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A.化学抗癌药物治疗
B.手术切除治疗
C.放射治疗
D.中医治疗
E.生物和免疫治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NCCN指南指出:对于可以切除的肝癌,首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中医、生物、免疫治疗只能成为姑息治疗。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治疗
46.不可行根治性肝切除的情况是
A.单发的微小肝癌
B.单发的小肝癌
C.单发的向肝外生长的大肝癌,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正常肝组织超过70%
D.肝功能异常属ChildC级
E.小于3个的多发结节,局限在一个肝叶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可做根治性肝切除的病例包括:单发的微小肝癌,单个小肝癌,单个大肝癌或巨大肝癌,但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被肿瘤破坏的肝组织小于30%,局限在一个肝叶或肝段的多发结节(结节数小于3个)。肝功能异常达到ChildC级是肝癌手术的禁忌证。
知识点1:原发性肝癌
知识点2:治疗
47.胰腺癌最好发的部位是
A.胰腺头部
B.胰腺体部
C.胰腺尾部
D.全胰腺
E.异位胰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头、体、尾部或累及整个胰腺。其中以胰腺头部最常见,约占胰腺癌的60%~70%,体尾部癌占胰腺癌的25%,全胰腺癌占5%。
知识点1:胰腺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48.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不适
B.黄疸
C.消化道症状
D.消瘦和乏力
E.发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时加剧。
知识点1:胰腺癌
知识点2:临床表现
49.胰腺癌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是
A.超声检查
B.X线钡餐造影
C.CT
D.MRI
E.肿瘤标记物CA19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超声检查是胰腺癌的首选无创性检查。B超对胰腺癌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0%。
知识点1:胰腺癌
知识点2:B超检查
50.下列哪种肿瘤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
A.星形细胞瘤
B.淋巴瘤
C.乳腺癌
D.宫颈癌
E.甲状腺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近年的研究发现,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有关,特别是HPV16、HPV18及HPV16/18等亚型,而备选答案中其他选项目前尚无证据与HPV感染有关。
知识点1:宫颈癌
知识点2:病因及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