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卫生资格中级中医儿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大纲【333】

2019年12月18日 来源:来学网

  来学网小编提醒:2020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时间已定于2020年5月23、24日,30、31日根据“2020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时间12.24开始”可知2020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时间是2019年12月24日-2020月1月13日!

  准考证打印时间:2020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公布。准考证打印时间是2020年5月8-31日!准考证打印入口是中国卫生人才网

     考试时间、考试科目、、成绩查询、考试大纲

  一、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考试的具体安排如下:

考试科目

考试日期和时间

基础知识

5月23、24日、30、31日

8∶30—10∶00

相关专业知识

10∶45—12∶15

专业知识

14∶00—15∶30

专业实践能力

16∶15—17∶45

采用笔试考试方式考试的具体安排如下:

考试科目

考试日期和时间

基础知识

5月23、24日

8∶30—10∶00

相关专业知识

10∶45—12∶15

专业知识

14∶00—15∶30

专业实践能力

16∶15—17∶45

成绩查询时间

  根据报名通知可知,2020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成绩查询时间是考后两个月预计是7月下旬公布。

  成绩查询网站是中国卫生人才网,入口成绩查询栏目,届时请考生及时登录查询成绩

点击进入>>>中国卫生人才网2020年卫生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准备卫生资格考试,来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卫生资格中级中医儿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大纲【333】如下:

相关专业知识

考试学科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科目
中医诊断学 一、问诊 (一)问诊的内容 1.一般情况 2
2.主诉 2
3.现病史 2
4.既往史 2
5.个人生活史 2
6.家族史 2
(二)问寒热 1.问寒热的含义 2
2.寒热症状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三)问汗 异常汗出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意义 2
(四)问疼痛 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
2.疼痛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2
(五)问头身胸腹 头晕、胸闷、心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六)问耳目 1.耳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目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七)问睡眠 失眠、嗜睡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八)问饮食口味 1.口渴与饮水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食欲与食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口味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九)问二便 1.大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小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十)问经带 1.月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带下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二、望诊 (一)望神 1.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相关鉴别及临床意义 2
2.神乱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二)望面色 1.常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五色主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意义 2
4.望色十法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2
(三)望形 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四)望态 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五)望头面 1.望头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望面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六)望五官 1.望目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望口与唇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望齿与龈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4.望咽喉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七)望躯体 1.望颈项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望手足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八)望皮肤 1.皮肤色泽、形态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斑疹、水疱、疮疡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九)望排出物 1.望痰、望涕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望呕吐物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三、舌诊 (一)舌诊原理 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 2
(二)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
(三)望舌质 1.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2
2.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2
3.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2
4.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2
(四)望舌苔 1.望苔质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2.望苔色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五)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及临床意义 1.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 2
2.舌诊的临床意义 2
四、闻诊 (一)听声音 1.声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2.语言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3.呼吸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4.咳嗽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5.胃肠声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二)嗅气味 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五、脉诊 (一)诊脉概说 1.寸口诊法的部位、原理及寸口分候脏腑 2
2.诊脉方法 2
3.脉象要素 2
(二)正常脉象 1.正常脉象的特点 2
2.胃、神、根的含义 2
(三)常见病脉 1.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及鉴别 2
2.常见病脉的临床意义 2
(四)相兼脉 常见相兼脉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五)真脏脉 真脏脉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2
(六)诊小儿脉 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2
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 2
六、按诊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1.按诊的手法 2
2.按诊的意义 2
(二)按诊的内容 1.按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2.按脘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3.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4.按手足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5.按腧穴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七、八纲辨证 (一)八纲基本证候 1.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
2.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
3.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
4.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
(二)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1.证候相兼的内容 2
2.证候错杂的内容 2
3.证候转化的内容 2
4.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 2
八、病性辨证 (一)六淫辨证 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二)阴阳虚损辨证 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及意义 2
(三)辨气血类证候 1.气虚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2.血虚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3.气滞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4.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5.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6.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7.气血同病类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四)辨津液类证候 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证候鉴别与临床意义 2
(五)辨情志证候 喜证、怒证、悲恐证、忧思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
九、脏腑辨证 (一)辨心病证候 1.心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心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二)辨肺病证候 1.肺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肺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三)辨脾病证候 1.脾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脾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四)辨肝病证候 1.肝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肝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五)辨肾病证候 1.肾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肾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六)辨腑病证候 1.腑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腑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七)辨脏腑兼病证候 1.脏腑兼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 2
2.脏腑兼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 2
十、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一)辨六经病证 1.太阳病证的辨证要点 2
2.阳明病证的辨证要点 2
3.少阳病证的辨证要点 2
4.太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2
5.少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2
6.厥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2
7.六经病证的传变 2
(二)辨卫气营血病证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 2
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 2
3.营分证的辨证要点 2
4.血分证的辨证要点 2
5.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2
(三)辨三焦病证 1.上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2
2.中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2
3.下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2
诊断学基础 一、症状学 (一)发热 1.发热的病因 2
2.发热的临床表现 2
3.发热的伴随症状 2
4.发热的问诊要点 2
(二)胸痛 1.胸痛的病因 2
2.胸痛的问诊要点 2
(三)腹痛 1.腹痛的病因 2
2.腹痛的问诊要点 2
(四)咳嗽与咯痰 1.咳嗽的病因 2
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 2
(五)咯血 1.咯血的病因 2
2.咯血的问诊要点 2
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2
(六)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病因 2
2.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2
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2
4.呼吸困难的问诊要点 2
(七)发绀 1.发绀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2
2.发绀的问诊要点 2
(八)水肿 1.水肿的病因 2
2.水肿的问诊要点 2
(九)恶心与呕吐 1.恶心与呕吐的病因 2
2.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 2
(十)呕血与黑便 1.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2
2.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 2
(十一)腹泻 1.腹泻的病因 2
2.腹泻的问诊要点 2
(十二)黄疸 1.黄疸的分类及其特点 2
2.黄疸的问诊要点 2
(十三)皮肤黏膜出血 1.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 2
2.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 2
(十四)抽搐 1.抽搐的病因 2
2.抽搐的问诊要点 2
(十五)意识障碍 1.意识障碍的病因 2
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2
3.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 2
4.意识障碍的问诊要点 2
二、问诊 问诊的方法及内容 1.问诊的方法 2
2.问诊的内容 2
三、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法 1.视诊 2
2.触诊 2
3.叩诊 2
4.听诊 2
5.嗅诊 2
(二)一般检查 1.全身状态检查 2
2.皮肤检查 2
3.淋巴结检查 2
(三)头部检查 1.头颅检查 2
2.头部器官检查 2
(四)颈部检查 1.颈部姿势与运动 2
2.颈部皮肤、包块与血管检查 2
3.甲状腺检查 2
4.气管检查 2
(五)胸壁及胸廓检查 1.胸部体表标志 2
2.胸廓检查 2
3.胸壁检查 2
4.乳房检查 2
(六)肺和胸膜检查 1.视诊 2
2.触诊 2
3.叩诊 2
4.听诊 2
5.肺与胸膜常见病的体征 2
(七)心脏、血管检查 1.视诊 2
2.触诊 2
3.叩诊 2
4.听诊 2
5.血管检查 2
6.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体征 2
(八)腹部检查 1.视诊 2
2.触诊 2
3.叩诊 2
4.听诊 2
5.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2
(九)肛门、直肠检查 肛门、直肠指诊 2
(十)脊柱与四肢检查 1.脊柱检查 2
2.四肢检查 2
(十一)神经系统检查 1.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方法 2
2.感觉功能检查 2
3.运动功能检查 2
4.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方法 2
5.神经反射检查 2
四、实验诊断 (一)血液的一般检查 1.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计数 2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2
3.血小板检测 2
4.网织红细胞计数 2
5.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检查 2
(二)血栓与止血检查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2
2.出血时间测定 2
3.凝血因子检测 2
4.D-二聚体测定 2
5.DIC检查法 2
(三)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1.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2
2.交叉配血试验 2
(四)骨髓检查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
2.骨髓增生度分级 2
(五)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1.蛋白质代谢检查 2
2.胆红素代谢检查 2
3.常用血清酶检查 2
4.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2
(六)肾功能检查 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2
2.血肌酐测定 2
3.血清尿素氮测定 2
4.血清尿酸测定 2
5.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 2
6.浓缩稀释试验的临床意义 2
(七)常用生化检查 1.血清钾测定 2
2.血清钠测定 2
3.血清氯测定 2
4.血清钙测定 2
5.血清铁测定 2
6.血糖测定 2
7.糖耐量试验 2
8.血脂检查 2
(八)酶学检查 1.血清淀粉酶测定 2
2.血清心肌酶检测 2
(九)心肌蛋白检测 1.肌钙蛋白T测定 2
2.肌钙蛋白I测定 2
3.肌红蛋白测定 2
(十)免疫学检查 1.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2
2.血清补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2
3.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2
4.自身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2
5.肥达反应检测的临床意义 2
6.梅毒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
7.艾滋病病毒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2
8.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2
9.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2
10.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2
(十一)尿液检查 1.正常尿液各种检查表现 2
2.尿液一般性状各项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2
3.尿液化学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2
4.尿液镜检异常的临床意义 2
5.尿沉渣计数的临床意义 2
(十二)粪便检查 1.粪便一般性状检查 2
2.粪便显微镜检查 2
3.粪便化学检查 2
4.粪便细菌学检查 2
(十三)痰液检查 1.痰液标本收集 2
2.痰液一般性状检查 2
3.痰液显微镜检查 2
(十四)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2
2.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 2
(十五)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
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2
(十六)生殖系统体液检查 1.阴道分泌物检查 2
2.精液检查 2
3.前列腺液检查 2
五、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1.常用心电图导联 2
2.心电图测量方法 2
3.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和临床意义 2
4.平均心电轴 2
5.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2
6.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2
7.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2
8.心电图负荷试验适应证和禁忌证 2
(二)肺功能检查 1.肺容积检查 2
2.肺容量检查 2
3.通气功能检查 2
4.换气功能检查 2
5.血气分析及酸碱度测定 2
6.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2
(三)内镜检查 1.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2
2.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2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2
六、影像诊断 (一)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2
(二)放射诊断 1.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2
2.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表现 2
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表现 2
4.消化系统疾病的X线检查方法 2
5.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6.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7.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8.骨与关节常见疾病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9.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10.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2
(三)放射性核素诊断 1.甲状腺吸碘功能测定 2
2.血清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2
传染病学 一、传染病学总论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与特征 1.传染病流行过程 2
2.传染病的特征 2
(二)传染病的诊治与预防 1.传染病的诊断 2
2.传染病的治疗 2
3.传染病的预防 2
4.近几年所发传染病的中医认识 2
二、常见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病理 2
4.临床表现 2
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病理 2
4.临床表现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三)艾滋病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病理 2
4.临床表现 2
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2
6.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四)流行性感冒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病理 2
4.临床表现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病理 2
4.临床表现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六)伤寒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病理 2
4.临床表现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七)细菌性痢疾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病理 2
4.临床表现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八)近年新发、多发传染病 1.近年新发的传染病概况 2
2.近年多发的传染病概况 2
三、医院感染 消毒与隔离 1.消毒 2
2.隔离 2
3.医院感染的预防 2
医学心理学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人的心理现象 1.心理学的内容 2
2.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注意 2
3.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4.个性的定义、内容和个性心理特征 2
二、心理应激 应激反应 1.应激、应激源及种类 2
2.中介机制和应激反应 2
3.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 2
三、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述 1.心身疾病的特点 2
2.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 2
3.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2
(二)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1.临床典型的心身疾病 2
2.睡眠障碍与疼痛心理 2
3.妇科和儿科心身疾病 2
四、心理障碍 (一)心理障碍的概述 1.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 2
2.心理障碍的分类 2
(二)神经症性障碍 1.神经症性障碍的临床特征与常见症状 2
2.临床常见神经症性障碍: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 2
(三)其他类型的心理障碍 1.人格障碍及类型 2
2.行为不良 2
五、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概述 1.心理健康的意义 2
2.心理健康的标准 2
(二)心理健康的发展 1.不同年龄的心理健康:婴幼儿、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2
2.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家庭、学校和职业 2
六、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一)病人的心理问题 1.病人角色 2
2.病人的心理需要 2
3.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 2
4.各类病人的心理特点:门诊、住院和手术病人 2
(二)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模式与重要性 2
2.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2
3.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2
医学伦理学 一、医学的道德传统 (一)中国医学的道德传统 1.中国医学道德规范 2
2.中国古代医学家的道德风范 2
(二)外国医学的道德传统 1.外国医学道德规范 2
2.外国医学家的道德风范 2
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一)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不伤害原则 2
2.有利原则 2
3.尊重原则 2
4.公正原则 2
(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1.权利与义务 2
2.情感、良心 2
3.审慎、保密 2
4.荣誉与幸福 2
三、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 (一)临床诊断的道德要求 1.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 2
2.体格检查的道德要求 2
3.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 2
4.会诊的道德要求 2
(二)临床治疗的道德要求 1.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2
2.非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2
四、疾病预防的道德要求 (一)卫生防疫道德 1.卫生防疫的道德内涵 2
2.卫生防疫的道德要求 2
(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道德内涵 1.“治未病”理论 2
2.“治未病”实践的道德准则 2
五、医学研究道德 (一)人体试验的道德准则 1.有利于医学和社会发展 2
2.维护受试者利益 2
3.受试者知情同意 2
4.严谨的科学态度 2
(二)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 1.伦理审查程序 2
2.利益冲突的预防 2
六、医德修养与评价 (一)医德修养 1.医德修养含义 2
2.医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2
(二)医德评价 1.医德评价及标准 2
2.医德评价方式 2
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一)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总则 总则 2
(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基本行为规范 2
(三)医师行为规范 具体行为规范 2
卫生法规 一、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
2.民事责任的构成 2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2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1.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
2.行政责任的构成 2
3.行政责任的形式 2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1.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
2.刑事责任的构成 2
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1.执业医师享有的权利 2
2.执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 2
3.《执业医师法》对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提出的法定要求 2
4.《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药品必须符合法定要求 2
2.假药和劣药 2
3.特殊管理的药品 2
4.《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有关规定 2
5.《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2
2.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2
3.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 2
4.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及医疗救治 2
5.相关机构及其人员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2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 2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2
(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医疗事故的处理原则与分级 2
2.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2
3.医疗事故的处理 2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1.《中医药条例》制定目的与适用范围 2
2.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 2
3.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原则与中医药现代化 2
4.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 2
5.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2
6.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措施 2

 以上是来学网分享“2020年卫生资格中级中医儿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考试大纲【333】”,希望考生及时关注!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来学网卫生资格考试频道。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