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复习指导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系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适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营养物质不包括血液)
途径:静脉途径
肠外营养——适应证
[详情]
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章节复习:第八章
第八章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商阳 Shangyang(LI 1)** 井穴
(穴名释义) 商,见少商条。阳,指阳金。意为此乃阳金脉气所生之处。肺与大肠为表里,五行皆属金,肺为阴金
[详情]
第七章 手太阴肺经、腧穴
一、手太阴经脉
(一)循行
1、原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
[详情]
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章节复习:第六章
第六章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定位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等方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指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详情]
第五章 特定穴
第一节 五输穴
(一)概述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每经5穴,共60穴。因五输穴对内脏疾病、五官病等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
[详情]
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章节复习:第四章
第四章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细目一:主治特点
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一、近治作用
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
[详情]
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章节复习:第三章
第三章 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很多,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逐步积累起来的。经过历代医家用“分部”、“分经”的方
[详情]
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章节复习:第二章
第二章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
[详情]
第一章 经络系统
1、经络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
[详情]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学复习讲义:第二十五单元
第二十五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
一、表现:
1、疼痛
2、感觉异常:肢体的沉重、麻木、针刺、蚁行、发凉、灼热
3、体征:肿胀,皮温改变,皮色改变,肿块,营养障碍
[详情]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学复习讲义:第二十四单元
第二十四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肛柱有(6-8)个;肛管长(3-4cm),对刺激敏感
直肠――无痛感
肛门直肠肌肉:肛门外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肛提肌,联合纵肌,肛管直肠环
[详情]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外科学复习讲义:第二十三单元
第二十三单元 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
一、尿路感染
1、急性肾盂肾炎:尿频急痛,甚或血尿,腰痛,发热,畏寒
2、急性膀胱炎:尿频急痛,甚有脓尿,小腹痛
3、慢性膀胱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