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3岁,入院前八天因受凉后出现发热,热型不规则,体温波动于38℃~40.6℃。热前畏寒、寒战,伴口唇发绀,热高时无双眼凝视,四肢抽搐。但时有前额部头痛,无呕吐,热退时头痛缓解。入院前三天,患儿出现全身红色皮疹,呈斑点状,皮疹与体温高低无关,同时伴有口腔疼痛,拒食。病程中,曾用“青霉素”治疗,体温未退。患儿精神不佳,胃纳差,无关节酸痛,无胸闷心悸。无咳嗽和腹痛。发病前一周无类似疾病接触史。该患儿按时预防接种。体格检查结果 T40.5℃,P 146次/分,R 40次/分,BP 100/60mmHg。
神志清晰,精神萎靡,热病容,对答切题。皮肤粘膜无黄染,躯干见在淡红色皮疹,斑点状,压之色褪。左颈淋巴结2.5cm×2.5cm,有触痛,两眼睑无浮肿,双眼脸结膜充血,咽充血明显,扁桃体Ⅱ度,无渗出,杨梅舌,口唇皲裂,出血。双肺呼吸音清,未疗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未疗及杂音,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范围。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未及,侧卧脾未及。双手指、足趾末端硬性水肿,神经系统阴性。辅助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WBC 20.8×10(来学网)L,RBC 3.84×10L,Hb 110×10L,PLT 193×10L。②EBV-IgM(一)、EBV-IgA(一)。③血培养×2次阴性。④抗DNA、RNA抗体(一),ENA多肽抗体七项(一),RF(一)。胸片:心肺无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少量心包积液,冠状动脉无扩张。
  最可能诊断?
还要做什么检查?
需和什么疾病鉴别?
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诊断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称
川畸病Kawasaki disease。
诊断依据
(1) 持续发热八天,伴皮疹、口腔疼痛三天。
(2) 双眼睑结膜充血。
(3) 口腔充血明显,见杨梅舌,口唇皲裂出血。
(4) 左颈旁淋巴结肿大2.5cm*2.5cm,有触痛。
(5) 躯干见淡红色皮疹,斑丘状。
(6) 双手指、足趾末端硬性水肿。
还要做以下检查:ESR 、CRP、抗“O”、LDH、AST、ALT、GGT、总蛋白、白蛋白、
CK-MB、尿常规,必要时做脑脊液检查。
鉴别诊断
(1)猩红热:主要表现发热伴皮疹,但皮疹发生早(第1~2天),呈粟粒样均匀丘
疹,诊间皮肤潮红,指、趾末端硬肿不明显,口唇皲裂不明显,可见杨梅舌,青霉素治疗有效。该患儿3岁,虽发热伴皮疹,但发热后第5天出现皮疹为非粟粒样,伴双手指、足趾末端硬性水肿,曾用“青霉素”治疗无效。
(2)渗出性红斑狼疮:为多系统受累表现,皮疹表现为面部蝶形、盘状红斑、脱发、
关节炎、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贫血等,查ANA(+),抗双链DNA(+)。该患儿仅3岁,皮疹非面部蝶形、盘状红斑,无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贫血等,查抗双链DNA(一),ANA(一),ENA(一),故可排除。
治疗
1、 治疗原则
(1)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 控制急性炎症过程,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
(3) 抗凝治疗,防止恢复期高凝状态。
(4) 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
2、 治疗方案
(1) 丙种球蛋白: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内应用。用法为静脉滴注400mg/(kg·d),
连用5~7天。或单剂量静脉滴注1g/kg,10~12小时输入。丙种球蛋白为生物制品,应用时注意过敏反应。
  (2)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减轻疾病炎症的过程,每日30~100mg/kg分三次或四次口服,连用2周,减至3~5mg/(kg·d)。至血沉、血小板恢复正常。如冠状动脉异常,一般在发病后6~8周停药。
(3)潘生丁:可用于阿司匹林不耐受者,一般2~3mg/(kg·d)。
(4)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症状,但发现皮质激素易致血栓形成,促进动脉瘤形成,故不宜单用。重症病例时,可联合应用强的松和阿司匹林治疗。
临床思维: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近年来发病增多,该病已取代风湿热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约80%患儿小于5岁,临床表现符合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诊断标准6条中的5条能确诊。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②双侧结膜充血。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期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泡和结痂。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直径达1.5cm或更大。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四条主要症状阳性可确诊。临床易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猩红热等混淆。若明确诊断,应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同时加用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从20%~25%下降为2%~4%。对于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尚有争议须强调的是,川崎病的预后取决于冠状动脉瘤的是否发生及病变程度。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是川崎病随访的关键。若临床资料或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肌缺血,应作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变,心肌梗塞以及动脉瘤破裂,是川畸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