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10)

2019年09月27日 来源:来学网

1.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是(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D.政治性和思想性

  【答案】C。

  2.“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答案】C。

  3.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答案】B。

  4.按教学评价的评价目的可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  )。

  A.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B.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C.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D.相对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答案】D。

  5.“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复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答案】B。

  6.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资源属于(  )资源。

  A.信息技术

  B.环境和工具

  C.社会教育

  D.生成性

  【答案】D。

  7.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A。

  8.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康德论教育》

  【答案】A。

  9.儿童身心发展中呈现出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再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10.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答案】C。

11.相对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目标

  B.教材

  C.教学内容

  D.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

  【答案】D。

  12.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D。

  1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是(  )。

  A.关键期

  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

  【答案】A。

  14.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B。

  15.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答案】B。

  16.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在内容上,要以传授(  )为主。

  A.间接知识

  B.直接知识

  C.课本知识

  D.基本经验

  【答案】A。

  17.小学语文在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  )。

  A.识字写字

  B.口语交际

  C.阅读

  D.写作

  【答案】A。

  18.“一个信息传播的总体效果等于7%用词加38%口头表达加55%的形体语言。”心理学家阿尔伯·马若琳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哪种心理暗示法?(  )

  A.环境暗示

  B.言语暗示

  C.榜样暗示

  D.形体语言暗示

  【答案】D。

  19.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得到奖励表扬而学习,其学习动机是(  )。

  A.外部

  B.内部

  C.交往

  D.任务

  【答案】A。

  20.通过编制评价量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  )。

  A.量表评价法

  B.两两比较法

  C.倍数比较法

  D.关键特征调查法

  【答案】A。

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依据。

  【参考答案】

  “简答题”冲刺练习

  行为主义理论注重外显行为的研究,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教学设计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强调对外部环境的控制,目标设计中要拟定行为目标,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注重学生行为的变化和强化,在媒体设计中强调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等。

  认知主义理论着眼于认知结构及过程,探究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强调对学习者内部心理操作方式的指导。教学设计中的认知理论重视学习者内部的变化,在学科内容上更多考虑如何规划、组织教学内容,使之形成“结构”,让其呈现方式与学生内部心理加工方式相对应。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以及学习内容的分析,以确保学科结构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协调性。

  建构主义的理论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只起到帮助和促进的指导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这种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2.简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

  (1)对语文课程的定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4)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联系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的教学理论的差异。

  【参考答案】

  (1)教育目的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教育是人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的教育目的。在杜威看来,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强加的,不能充分考虑儿童的本能与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的教育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和假设,因为世界是变动不息的。“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2)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教师是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

  (3)课程方面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以系统知识为中心,重视学科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杜威始终反对把成人和讲师们事先编好的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教育的起点。他强调对直接经验进行组织、抽象和概括。

  (4)教学方法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讲授,杜威十分推崇这种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5)教学重点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学生会对知识的掌握,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6)教学过程不同

  在教学过程上,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而赫尔巴特试图根据心理学来阐述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性。这一理论对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起了积极作用,它也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的传统三中心是: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杜威的现代三中心是:以现实化、生活化的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主动活动代替教师的主导。

  教学设计题.在设计《防患于未然》一课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了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参与式的小组探究活动,还让学生分角色演了个小品,学生们学得兴趣盎然。

  分析:

  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中,注意解决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教师在上列教学设计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

  (2)从上例中可看出,在课程资源中,哪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最大?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这堂课获得了成功。这说明学生是最大的课程资源。

  2.试设计一次班级活动。

  【参考答案】

  一、 班会题目:我自信,我成功。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
获客广告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