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称考试儿科护理学基础考点:传染病总论

2019年12月09日 来源:来学网

  考点:传染病总论

  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内,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的健康,始终是各类疾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

  (一)传染过程

  传染过程简称传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是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力两个因素。

  不同的结局:

  1.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所清除。也可被人体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所中和,如来自母体经胎盘传给胎儿的抗体;还可被预防注射或感染后获得的特异性主动免疫而清除。

  2.隐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但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大多数传染病中,隐性感染的数量远超过显性感染的数倍以上。其结局多数为病原体被清除,部分成为病原携带状态,称为健康携带者。最多见

  3.显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引起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症状体征。显性感染过程中,大多数的结局是病原体被清除,并可获得稳定持久的免疫力而不再感染。仅部分病人成为病原携带状态,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最少见

  4.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可排出体外,但不引起人体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称病原携带者状态。按病原携带的持续时间3个月以下或以上分别称为急性或慢性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是传染病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 指传染过程中,病原体与人体互相作用时,保持暂时的平衡状态,不出现临床表现,但当机体防御功能减退时,原已潜入在人体内的病原体便乘机繁殖,引起发病。

  传染过程的5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病原体侵入机体后,隐性感染最多见,其次为病原携带状态,而显性感染最少,但最易识别。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大多数已知的传染病有明确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这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仍有一些传染病病原体不完全清楚。

  2.有传染性 传染性是区别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依据。根据传染病的传染性大小和危害性不同,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类。

  3.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传染病的流行形式有散发、流行、暴发和大流行。有些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有的传染病仅在某地区流行,称为地方性。

  4.感染后免疫性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显性或隐性感染机体均能对病原体及毒素产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抗体一般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的强弱及持续的时间随不同的传染病而异。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传播及转归全部自然经过,称为流行过程。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三个基本环节。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阻止传染病的流行。

  1.传染源

  体内有病原体、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感染他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还可来源于非人类的传染源,如水源(霍乱)、食物源(痢疾)、土壤(军团菌病)等。

  (1)病人:是多种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多数在潜伏期和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强。

  (2)病原携带者:发现病原携带者和隐性感染者并采取相应措施是防止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步骤。

  (3)动物源:受感染的动物排出病原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称为动物源。如,出血热。

  2.传播途径

  病原体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方式播散。

  病人自身皮肤、鼻腔、口咽部致病微生物,通过局部或血流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称为内源性播散。

  传染病的播散途径几乎都是经直接或间接外源性播散的结果,如空气、水、食物、虫媒、血液、土壤及母婴传播,都是常见的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传染病的流行取决于易感者在特定人群的比例,即人群易感性。当易感者比例增高,同时有传染源和相应的传播途径时,该传染病易暴发流行。

  (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温度、湿度、地理环境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水平以及公共卫生设施和劳动环境等方面。

  (五)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分为以下4个阶段:

  1.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潜伏期。长短不一,长则数月、数年,如狂犬病。

  2.前驱期 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不同传染病各自出现其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如高热、皮疹、黄疸等。

  4.恢复期 此期症状及体征逐步消失,器官功能逐渐恢复,称为恢复期。

  恢复期后如机体功能仍不能恢复正常,称为后遗症期。

  (六)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对传染病病人管理必须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早诊断:建立健全城乡三级医疗卫生防疫网。

  早报告: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所属地管理原则,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人民政府 卫生部。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规定,传染病分为3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6种。

  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1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小时。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蚴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种。

  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在监测点内按乙类传染病方法报告。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如灭钉螺-血吸虫。

  (1)了解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的有: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经虫媒传播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

  经胃肠道传播的有:中毒性痢疾、脊髓灰质炎。

  (2)一般卫生措施:卫生处理和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步骤,此外消灭老鼠、蚊蝇,管理好家禽、家畜,对于虫媒传染病和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预防极为重要。

  3.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力武器。主动免疫其保护作用大多可持续数年。被动免疫的保护作用时间较短。

  (七)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

  1.建立预诊制度

  传染病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患儿预诊后按不同病种分别在指定的诊室进行诊治。

  2.疫情报告

  发现传染病后应按国家规定的时间向防疫部门报告,以便采取措施进行疫源地消毒,防止传染病的播散。

  3.隔离制度

  将传染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病人隔开,暂时避免接触,以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称隔离。隔离的目的在于控制传染源,防止医院内交互感染和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便于对传染病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及周围环境小的病原体进行消毒处理,以切断传播途径。

  4.消毒制度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播散,防止交叉感染。

  (1)预防性消毒:对疑有传染源存在和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2)随时消毒: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随时进行的消毒。

  (3)终末消毒:传染病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病人、病室及用物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5.观察病情

  急性传染病的病情进展快、变化多。护理人员应掌握小儿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规律,及时仔细地观察病情变化。

  6.卫生宣教

  是搞好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卫生知识的宣教。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