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导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妊娠期避免应用”。“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它们都是FDA分类中的B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
3.阿莫西林胶囊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中都要求在用药前做皮试,即做青霉素皮试。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的抗菌谱较青霉素为广,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是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β-内酰胺类药物为时间依赖性药物,这类药物的浓度在最低抑菌浓度(MIC)的4~5倍时,杀菌作用即处于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维持在病原菌MIC以上的时间是清除病原菌的关键,用药后24小时内,体内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的时间占40%~60%时,抗菌活性最佳。t
较短(<2小时)的β-内酰胺类药物一般每日需给药3~4次,这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及大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t
较长(>2小时)或抗生素后效应(PAE)较长的β-内酰胺类药物则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如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尼西的t
分别为8小时、5.4小时、4.5小时,头孢替坦和头孢尼西T>MIC达12小时,头孢曲松达24小时,这些药物1天1次给药即可维持血药浓度而不降低疗效。碳青霉烯类t
虽然较短(如美洛培南,t
为1~2小时),但其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胞有强大杀菌活性,又有较长的PAE,因此,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采用1天1~2次的给药方案。
4.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有:①应用青霉素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做皮肤试验,结果阴性才可应用。②应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③注射完毕后要观察至少20分钟。④患者自己要自我观察,如有任何不适,立刻就医急诊。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为临床上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肾上腺素作为首选药,可反复使用,剂量因人而异。肾上腺素是α和β受体激动剂,具有兴奋心脏、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解除支气管痉挛等作用,因此能迅速缓解过敏性休克出现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危急症状。同时辅以突击量激素,可增强肾上腺素作用,克服β受体阻断,在高浓度时可阻止环磷腺苷的分解,提高患者应激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上述治疗中血压仍不回升时,血管活性药使用是不可缺少的,应随时警惕心脏呼吸骤停,必要时采用吸氧、注意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急救措施。
5.磺胺类药物与PABA的结构相似,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因而阻止了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继之四氢叶酸合成减少,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