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关于"奉献",正确的认识是( )。
  • A.
    (来学网)奉献是自愿行为,当权者无权要求员工奉献
  • B.
    (来学网)他人是否奉献不是决定"我"是否奉献的依据
  • C.
    (来学网)在假冒坑蒙现象普遍存在的条件下,不宜提倡奉献
  • D.
    (来学网)努力奉献的人获得了比他人更多的锻炼成长机会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奉献含义的掌握情况。奉献是指舍弃个人或本集团的利益,去谋求他人或更大集团、国家、社会利益的自愿行为和精神境界(选项A正确)。对从业人员而言,奉献是在职业活动中,不以追求报酬为最终目的而付出劳动、付出时间,以创造成果的思想和行为。"不以追求报酬为目的",或者说,为干好工作而努力的态度和精神就是奉献。这一内涵的界定,应当是奉献的最根本特性,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奉献的重要标准。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中,奉献社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它要求各种职业的从业人员,不但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而且要做到在工作中不计名利,不以追求报酬为目的的劳动和付出。作为职业道德范畴,奉献具有下列特征:(1)非功利性。非功利性是奉献的本质属性,不管奉献以何种方式表现,也不管以何种成果提供,均具有非功利性。(2)普遍性。奉献是对全体从业人员的要求,并非指某些特定的群体,或某些特定的人物。(3)可为性。对从业人员来说,奉献不仅人人应当去做,而且人人可以做到。"人皆可成尧舜",人皆可做奉献。而奉献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四个方面:(1)奉献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考虑为社会负责,因此企业是否具有奉献精神,关系到社会责任能否实现。如果没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淡漠,就会置之不理,做出坑害社会之举(选项C错误)。(2)奉献是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责任的必由之路。(3)奉献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奉献是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具有奉献精神的员工,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使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对工作积极主动,因而总会有成才的机遇(选项D正确)。因此,具有奉献精神,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员工才能成就事业。注:奉献是自己内心自发的一种愿望,是心甘情愿地为企业、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行为。所以,不能以为别人不奉献,自己就不要奉献了。因为奉献是没有条件的,并不要求以别人是否奉献为条件(选项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