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腹部叩诊
正确答案:
(一)叩诊方法和叩诊音
1.叩诊方法 用直接或间接叩诊法,一般采用间接叩诊法。主要叩知脏器大小,叩痛,胃肠系统及腹腔内有无积气、积液、肿块等。
(1)直接叩诊法:检查者右手中间三指并拢,用其掌面直接敲击被检查部位,适用于腹部面积较广泛韵病变,如大量腹水。
(2)间接叩诊法:左手中指第二指节作为板指紧贴于叩诊部位,但不要重压,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运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及肩关节参加运动。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音响的振幅与频率。在一个部位叩诊时,每次只需连续叩击2~3下,如未能获得明确印象,可再连续叩击2~3下。
2.叩诊音 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为鼓音,肝脾所在部位,增大的膀胱和子宫占据的部位及两侧腹部近腰肌处叩诊为浊音。当肝脾或其他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肿瘤或大量腹水时,鼓音范围缩小,可出现浊音或实音。当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致气腹时,鼓音范围明显增大。
(二)肝浊音界叩诊
1.叩诊方法 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右肩胛线向下叩,由清音变浊音为肝上界,肝相对浊音界,再向下叩1~2肋间,浊音变为实音,为肝绝对浊音界。确定肝下界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向上叩,鼓音转为浊音处即是。正常右锁骨中线肝上界在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肝上下径距离为9~11cm,右腋中线其上界为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骨水平,右肩胛线其上界为第10肋间。
2.临床意义 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肝炎等;缩小见于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胃肠胀气等;消失见于胃肠穿孔,腹部大手术后数日内,间位结肠等;肝浊音界上移可见于右肺纤维化,右下肺不张,气腹鼓肠等;下移见于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
(三)移动性浊音叩诊
1.叩诊方法 患者仰卧,检查者自腹中脐平面向左侧叩诊,叩诊变为浊音,板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次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2.临床意义 是发现有无腹腔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即可查出移动性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