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城市水厂改扩建工程,内容包括多个现有设施改造和新建系列构筑物。新建的一座半地下式混凝土沉淀池,池壁高度为5.5m,设计水深4.8m,容积为中型水池。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C35,防渗等级P8。池体地下部分处于用硬塑状粉质黏土层和夹砂黏土层,有少量浅层滞水,无须考虑降水施工。
项目部编制的混凝沉淀池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明挖基坑采用无支护的放坡开挖形式;池底板设置后浇带分次施工;池壁竖向分两次施工,施工缝设置钢板止水带,并在浇筑混凝土前采取了防渗漏措施,模板采用特制钢模板,防水对拉螺栓固定。沉淀池施工横断面布置如下图所示。依据进度计划安排,施工进入雨期。
(来学网)
混凝沉淀池专项施工方案经修改和补充后获准实施。
池壁混凝土首次浇筑时发生了跑模事故,经检查确定为对拉螺栓滑扣所致。
池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挂编织物洒水养护,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编织物呈干燥状态,发出整改通知。
依据厂方意见,所有改造和新建的给水构筑物进行单体满水试验。
问题
1.写出图中池壁施工缝在浇筑混凝土前的防渗漏措施。
2.找出图中存在的应修改和补充之处。
3.试分析池壁混凝土浇筑跑模事故的可能原因。
4.监理工程师为何要求整改混凝土养护工作?简述养护的技术要求。
5.写出满水试验时混凝沉淀池注水次数和高度。
正确答案:
1.浇筑前应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并凿毛,然后铺设净浆、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铺30~50mm厚的与结构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2.(1)需要修改的有:
①边坡坡度(1:1)不符合(陡于)规范规定,应放缓坡度。
②如果条件不容许修改(放缓)坡度,应设置土钉、挂钢筋(金属)网喷混凝土硬化。
③排水沟距坡脚过近,要离开坡脚0.3m。
(2)需要补充的有:
①坑底加集水井及抽水设施。
②坑顶硬化、加阻水墙和安全防护设施。
③坡面设泄水孔。
④池壁内外设施工脚手架。
⑤池壁模板设置确保直顺和防倾覆的装置。
⑥对拉螺栓中间设止水片。
3.(1)材料原因:对拉螺栓间距大、直径小、质量不合格、反复使用次数多。
(2)混凝土浇筑原因:浇筑速度快、下料高度高、布料集中、振捣棒撞击模板或螺栓。
4.因为编织物干燥表明洒水不足,且池壁属于薄壁、防水混凝土结构,养护不到位会导致混凝土裂缝,降低防水效果,影响正常使用。
养护技术要求:应在12h以内,对混凝土加遮盖物并洒水养护;保持湿润不应少于14天,直至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
5.注水次数为4次,最终注水高度为4.8m。
第一次注水高度为施工缝以上。
第二次注水高度为底板以上1.6m,即注水至-2.900m。
第三次注水高度为底板以上3.2m,即注水至-1.300m。
第四次注水高度为底板以上4.8m,即注水至0.300m。
典型案例专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