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A公司为某水厂改扩建工程总承包单位,工程包括新建滤池、沉淀池、清水池、进水管道及相应的设备安装,其中设备安装经招标后由B公司实施,施工期间,水厂要保持正常运营。新建清水池为地下式构筑物,池体平面尺寸为128m×30m,高度为7.5m,纵向设两道变形缝。其横断面及变形缝构造如图1和图2所示。鉴于清水池为薄壁结构且有顶板,方案确定沿水池高度方向上分三次浇筑混凝土,并合理划分清水池的施工段。
A公司项目部进场后将临时设施中生产设施搭设在施工的构筑物附近,其余的临时设施搭设在原厂区构筑物之间的空地上,并与水厂签订施工现场管理协议。B公司进场后,A公司项目部安排B公司将临时设施搭设在厂区内的滤料堆场附近。
(来学网)
问题
1.分析本案例中施工环境的主要特点。
2.清水池高度方向施工需设置几道施工缝,应分别在什么部位?
3.指出图2中a、b材料的名称。
4.简述清水池划分施工段的主要依据和施工顺序,清水池混凝土应分几次浇筑?
5.列出本工程其余临时设施种类,指出现场管理协议的责任主体。
正确答案:
1.本工程施工环境特点:土建与安装多专业交叉施工(综合施工),施工用地紧张,与原厂区运营相互干扰,深基坑较深。
2.(1)清水池高度方向施工需设置两道施工缝。
(2)第一道施工缝位置在池壁下腋角上面不小于200mm处,第二道施工缝在顶板与侧壁腋角下部。
3.a为密封材料(填充料、止水条+密封膏);b为中埋式止橡胶水带。
4.(1)划分施工段的主要依据:变形缝和施工缝;施工场地和人、材、机;设计图纸。
(2)清水池施工顺序:先施工两侧的池体,后施工中间的池体(或先中间池体,后两次池体)。
(3)该清水池混凝土应分9次浇筑。
5.(1)本工程其余临时设施种类:①办公设施;②生活设施;③辅助设施。
(2)现场管理协议的责任主体为A公司和水厂。
典型案例专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