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试题】2020年公卫助理执业医师生理学精选试题(二)
2020年01月08日 来源:来学网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考查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要求,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而并非恒定不变,所以备选答案A和D是错误的。备选答案B和C只各自涉及了一个方面(化学组成或理化性质)的稳态,因而答案也是错误的。本题正确答案为E。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因为每公斤体重只含有70~80ml的血液。因此正常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7%~8%。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浆的化学成分:水(也90%)、无机盐(1%)、蛋白质(7%~9%),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产物(如尿素)、气体。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清是指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发生回缩所释放出的淡黄色液体。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凝血的凝血因子,增添了小量血凝时由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的化学物质。
5、
【正确答案】 D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红细胞在等渗的0.9%NaCl溶液中可保持其正常的形态和大小。在0.42%NaCl溶液中开始出现小部分细胞破裂溶血,在NaCl溶液浓度降低至0.35%时,全部红细胞发生溶血。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所以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所产生的渗透压甚小,不超过1.5mOsm/kgH2O,约相当于3.3kPa(25mmHg),称为胶体渗透压。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远小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显减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含量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使得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胶体渗透压降低,会使组织液生成增多。
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Osm/kgH2O,相当于7个大气压708.9kPa(5330mmHg)。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所以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所产生的渗透压甚小,不超过1.5mOsm/kgH2O,约相当于3.3kPa(25mmHg),称为胶体渗透压。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远小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显减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含量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由于血浆和组织液的晶体物质中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血浆pH主要决定于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即NaHCO3/H2CO3的比值,通常血浆pH的波动范围极小。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输血时测定血型,并做交叉配血试验,主要是检测受血者的血浆中没有使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的抗体。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质基础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献血者为A型血,其红细胞膜上含凝集原A,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交叉配血的主侧是献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主侧不凝集,表示受血者血清中不含抗A凝集素;交叉配血的次侧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献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次侧凝集,表示受血者红细胞膜上含凝集原B。根据交叉配血结果,受血者红细胞膜上有凝集原B,而不含抗A凝集素,可判断受血者的血型为AB型。因为B型者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0型者红细胞膜上不含凝集原B,A型血者红细胞膜上不含凝集原B,故受血者不可能是A型、B型或O型。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凝集成簇,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可融合于血管内皮细胞,对修复内皮细胞,保持内皮细胞完整性及正常通透性具有重要作用。经过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可以止血栓的形成。血小板聚集后,其α-颗粒中的各种血小板因子释放出来,如纤维蛋白原的释放,可增加纤维蛋白的形成,加固血凝块。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小板之间的相互粘附叫做聚集。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等都是血小板的致聚剂。不同的致聚剂引起的聚集过程表现有所不同。如加入ADP可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而聚集的血小板释放的ADP可以再次引起新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可以出现两个聚集波。胶原本身不能直接引起血小板聚集,只能在诱导血小板释放ADP后引起。聚集发生的机制至今已知有花生四烯酸途径,致密颗粒途径和血小板激活因子途径,已知不少因素如Ca2+和纤维蛋白原都与血小板的聚集有关。激活的血小板中,血小板膜里的花生四烯酸游离出来,最后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血栓烷A2(TXA(2)。血栓烷A2(TXA(2)是迄今已知的最强的致聚剂,而内皮细胞释放的前列腺素I2(PGI(2)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环腺苷酸(cAMP)水平升高,抑制血小板聚集。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管损伤使局部血管壁PGI2减少。这样,流经损伤段血管的血小板即黏附于损伤处的胶原组织上,即粘附特性。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渗透脆性大,说明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小,反之,渗透脆性小,则抵抗力大。
2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各种血浆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机能,主要有以下六下方面:
1.营养功能每个成人3L左右的血浆中约含有200g蛋白质,它们起着营养贮备的功能。虽然消化道一般不吸收蛋白质,吸收的是氨基酸,但是,体内的某些细胞,特别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饮完整的血浆蛋白,然后由细胞内的酶类将吞入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这样生成的氨基酸扩散进入血液,随时可供其它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之用。
2.运输功能蛋白质巨大的表面上分布有众多的亲脂性结合位点,它们可以与脂容性物质结合,使之成为水溶性,便于运输;血浆蛋白还可以与血液中分子较小的物质(如激素、各种正离子)可逆性的结合,即可防止它们从肾流失,又由于结合状态与游离状态的物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可使处于游离状态的这些物质在血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3.缓冲功能血浆白蛋白和它的钠盐组成缓冲对,和其它无机盐缓冲对(主要是碳酸和碳酸氢钠)一起,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保持血液pH的稳定。
4.形成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的水份分布。
5、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实现免疫功能中有重要作用的免疫抗体、补体系统等,都是由血浆球蛋白构成的。
6.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绝大多数的血浆凝血因子、生理性抗凝物质以及促进血纤维溶解的物质都是血浆蛋白。
2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决定红细胞沉降速度的因素是血浆成分的改变,而不是红细胞本身。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在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中红细胞可缓慢下沉。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缓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称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通常将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因胞膜表现的唾液酸而带负电荷,彼此排斥间距约为25nm。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是因为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阻碍了红细胞的下沉。在某些疾病状态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增高时,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带有正电荷,可加速红细胞的叠连,叠连后的红细胞总体积不变,但和血浆接触产生摩擦的有效面积减少了,与血浆的摩擦力相应减少,故沉降速度加快。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红细胞叠连有促进作用。白蛋白带有负电荷,使红细胞不易叠连,卵磷脂对红细胞叠连有抑制作用。红细胞直径越大,血沉越快,球形红细胞不易聚集成缗钱状,使血沉减慢。
2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此外,红细胞内有多种缓冲对,能缓冲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
二、A2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型标准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受检测者红细胞与其发生凝集,提示其红细胞上有B凝集原,可能为B型或AB型;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受检测者红细胞不与其发生凝集反应,表示受检测者红细胞上没有A抗原,即不可能是AB型。故本题应选C,即受检者为B型。
三、B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血小板的功能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创伤发生后,血小板迅速黏附于创伤处,并聚集成团,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第二阶段主要是促进血液凝固并形成坚实的止血栓。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嗜碱性粒细胞胞浆内存在较大的碱性染色深的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引起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症状。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较大的、椭圆形的嗜酸性颗粒,其中含有过氧化物酶和碱性蛋白质。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
1.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2.参与对蠕虫的免疫。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性粒细胞是体内主要的吞噬细胞,它能够吞噬病原微生物、组织碎片及其他异物,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在机体内起着抵御感染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