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选课
题库
2025卫生
讲师
考试资讯
员工核验
防骗
400-118-6070
登录
注册
搜索
卫生资格
执业护士资格
初级药学
初级护理
初级技师
主管药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技师
主治中医
主治医师
卫生人才评价
财会金融
金融从业
经济师
会计
财税
建筑工程
建造造价
消防安全
设计勘探
其他工程类
卫生资格高级
基础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
医学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
执业医药师
药师
兽医
医师
职称考试
考公考编
家政服务
物流
其他
其他
建筑工程
财税
金融
专业:
电气工程师
土木工程师
土地估价师
题库: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9941. 已知墙下条形基础的底面宽度2.5m,墙宽0.5m,基底压力在全断面分布为三角形,基底最大边缘压力为200kPa,则作用于每延长米基础底面上的轴向力和力矩最接近于( )。 [JZ288_555_9.gif]
9942. 高压缩性土地基上,某厂房框架结构横断面的各柱沉降量见表,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正确的说法是( )。 [JZ288_556_10.gif]
9943. 某钢管桩外径为0.90m,壁厚为20mm,桩端进入密实中砂持力层2.5m,桩端开口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值为Q[uk.gif]=8000kN(其中桩端总极限阻力占30%),如为进一步发挥桩端承载力,在桩端加设十字形钢板,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计算,( )最接近其桩端改变后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9944. 某柱下桩基,采用5根相同的基桩,桩径d=800mm,柱作用在承台顶面处的竖向轴力设计值F=10000kN,弯矩设计值M[zy.gif]=480kN·m,承台与土自重设计值G=500kN,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基桩承载力设计值至少要达到( )时,该柱下桩基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注:重要性系数γ[0.gif]=1.0,不考虑地震作用。) [JZ288_556_12.gif] [JZ288_557_12.gif]
9945. 某灌注桩基础,桩入土深度为h=20m,桩径d=1000mm,配筋率为P=0.68%,桩顶铰接,要求水平承载力设计值为H=1000kN,桩侧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0MN/m[~4.gif],抗弯刚度EI=5×10[~6.gif]kN·m[~2.gif],按《建筑桩基工程技术规范》(JGJ941994),满足水平承载力要求的相应桩顶容许水平位移至少要接近( )。(注:重要性系数y0=1,群桩效应综合系数η[h.gif]=1。)
9946. 某场地地基土层构成为:第一层为黏土,厚度为5.0m,f[ak.gif]=100kPa,q[s.gif]=20kPa,q[p.gif]=150kPa;第二层粉质黏土,厚度为12.0m,f[ak.gif]=120kPa,q[s.gif]=25kPa,q[p.gif]=250kPa;无软弱下卧层。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桩径为0.5m,桩长15m,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gif]=320kPa,若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则采用( )的桩间距最为合适。(注: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取0.8。)
9947. 某正常固结软黏土地基,软黏土厚度为8.0m,其下为密实砂层,地下水位与地面平,软黏土的压缩指数C[c2.gif]=0.50,天然孔隙比e[0.gif]=1.30,重度y=18kN/m[~3.gif],采用大面积堆载预压法进行处理,预压荷载为120kPa,当平均固结度达到0.85时,该地基固结沉降量将最接近于( )。
9948. 某小区地基采用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已知桩截面积A[P.gif]=0.385m[~2.gif],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_a.gif]=200kN,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sk.gif]=60kPa,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6,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gif]=150kPa,则水泥土搅拌桩置换率m的设计值最接近( )。
9949. 某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碱液法加固,已知灌注孔长度10m,有效加固半径0.4m,黄土天然孔隙率为50%,固体煤碱中NaOH含量为85%,要求配置的碱液度为100g/L,设充填系数α=0.68,工作条件系数β取1.1,则每孔应灌注固体烧碱量取( )最合适。
9950. 饱和软黏土坡度为1:2,坡高10m,不排水抗剪强度c[u.gif]=30kPa,土的天然容重为18kN/m[~3.gif],水位在坡脚以上6m,已知单位土坡长度滑坡体水位以下土体体积V[B.gif]=144.11m[~3.gif]/m,与滑动圆弧的圆心距离为d[B.gif]=4.44m,在滑坡体上部有3.33m的拉裂缝,缝中充满水,水压力为P[w.gif],滑坡体水位以上的体积为V[A.gif]=41.92m[~3.gif]/m,圆心距为d[A.gif]=13m,如下图所示,用整体圆弧法计算土坡沿着该滑裂面滑动的安全系数最接近于( )。 [JZ288_558_18.gif]
9951. 如下图所示,某重力式挡土墙墙高5.5m,墙体单位长度自重W=164.5kN/m,作用点距墙前趾x=1.29m,底宽2.0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填土重度为18kN/m[~3.gif],黏聚力C=0kPa,内摩擦角[tsfh_1.gif]=35°,设墙基为条形基础,不计墙前埋深段的被动抗力,墙底面最大压力最接近( )。 [JZ288_558_19.gif]
9952. 某很长的岩质边坡受一组节理控制,节理走向与边坡走向平行,如下图所示,地表出露线距边坡顶边缘线20m,坡顶水平,节理面与坡面交线和坡顶的高差为40m,与坡顶的水平距离10m,节理面内摩擦角35°,黏聚力C=70kPa,岩体重度为23kN/m[~3.gif],则验算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接近( )。 [JZ288_559_20.gif]
9953. 如下图所示倾角为28°的土坡,由于降雨,土坡中地下水发生平行于坡面方向的渗流,利用圆弧条分法进行稳定分析时,其中第i条高度为6m,作用在该条底面上的孔隙水压力最接近于( )。 [JZ288_559_21.gif]
9954. 有一均匀黏性土地基,要求开挖深度为15m的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已知该黏性土的重度γ=19kN/m[~3.gif],黏聚力C=15kPa,内摩擦角[tsfh_1.gif]=26°,坑外地面的均布荷载为48kPa,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1999)计算等值梁的弯矩零点距基坑底面的距离最接近( )。
9955. 有一个如下图所示宽10m、高15m的地下隧道,位于碎散的堆积土中,洞顶距地面深12m,堆积土的强度指标C=0,[tsfh_1.gif]=30。,天然重度γ=19kN/m[~3.gif],地面无荷载,无地下水,用太沙基理论计算作用于隧洞顶部的垂直压力最接近于( )。(注:土的侧压力采用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计算。) [JZ288_560_23.gif]
9956. 在关中地区某空旷地带,拟建一多层住宅楼,基础埋深为现地面下1.50m。勘察后某代表性探井的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经计算黄土地基的湿陷量△[s.gif]为369.5mm,为消除地基湿陷性,( )的地基处理方案最合理。 [JZ288_560_24.gif]
9957. 高速公路附近有一覆盖型溶洞(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溶洞坍塌危及路基,按现行公路规范要求,溶洞边缘距路基坡脚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 )。(注:灰岩[tsfh_1.gif]取37°,安全系数K取1.25。) [JZ288_561_25.gif]
9958. 已知预应力锚索的最佳下倾角,对锚固段为β[1.gif]=[tsfh_1.gif]-α,对自由段为[JZ288_561_26.gif]。某滑坡采用预应力锚索治理,其滑动面内摩擦角[tsfh_1.gif]=18°,滑动面倾角α=27°,方案设计中锚固段长度为自由段长度的1/2,则依据现行铁路规范全锚索的最佳下倾角β计算值为( )。
9959.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150m/s,覆盖层厚度60m。相应于建筑结构自振周期T=0.40s,阻尼比ζ=0.05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α最接近于( )。
9960.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所示,拟建8层建筑,高25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现无实测剪切波速,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可根据经验按( )考虑。 [JZ288_561_28.gif]
首页
上一页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