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案例摘要:患者,男性,50岁。患喉结核在家不规则服异烟肼半年。2周前突发语言不清,右侧肢体肌力下降,胸片两肺弥漫性小结节影,上中部较多部分有融合,颅脑CT示脑梗塞,医生诊断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 下列不是抗结核病药应用原则的是
    A.
    (来学网)早期用药治疗
    B.
    (来学网)联合用药治疗
    C.
    (来学网)隔日用药
    D.
    (来学网)规律用药
    E.
    (来学网)全程用药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来学网)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均属于一线抗结核病药
    B.
    (来学网)结核病的治疗宜因人而异,症状轻者可单药治疗
    C.
    (来学网)利福平是目前杀菌作用最强的抗结核病药,对分枝杆菌之外的其他细菌无作用
    D.
    (来学网)服用利福平期间,患者大小便、痰、唾液等可呈橘红色
    E.
    (来学网)异烟肼与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合用时,肝毒性可能增加
  3. 下列有关异烟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来学网)口服吸收完全
    B.
    (来学网)可进入细胞内
    C.
    (来学网)对静止期细菌亦有杀菌作用
    D.
    (来学网)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高度选择性
    E.
    (来学网)对其他细菌无作用
  4. 有结核病人治疗后出现口周发麻、头晕,应停用
    A.
    (来学网)异烟肼
    B.
    (来学网)利福平
    C.
    (来学网)链霉素
    D.
    (来学网)吡嗪酰胺
    E.
    (来学网)顺铂
  5. 下列联合用药叙述正确的是
    A.
    (来学网)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口服丙磺舒治疗敏感菌属于提高药物疗效
    B.
    (来学网)异烟肼+盐酸吡哆辛(维生素B6)治疗敏感菌感染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C.
    (来学网)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氯丙嗪治疗紧张和烦躁属于治疗多种疾病
    D.
    (来学网)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结核病是为了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E.
    (来学网)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可加速细菌胞壁破裂
正确答案:
(1)C
(2)ADE
(3)C
(4)C
(5)ABD
答案解析:
(1)抗结核的治疗原则:早期治疗,足够剂量,规律用药,足够疗程,联合用药。WHO推荐的化疗方案是:初治标准化疗方案:2HRZ/4HR(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2个月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4个月巩固期。要求全程督导化疗。(2)目前常用的抗结核病药有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疗效好而副作用少,是治疗各种结核的首选药,所以被称作为第一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氨硫脲、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等疗效差,副作用大,不适宜长期用药,多用于对第一线药物出现耐药的复治病人,故称为第二线药物。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麻风分枝杆菌等)在宿主细胞内外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利福平对需氧革兰阳性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包括葡萄球菌产酶株及甲氧西林耐药株、肺炎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肠球菌属、李斯特菌属、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白喉杆菌、厌氧球菌等。患者服利福平期间大、小便、唾液、痰、泪液等可呈红色。异烟肼与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利福平等其他抗结核病药物合用时,可增加本药的肝毒性,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肝炎的前驱症状,并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饮含酒精饮料。(3)异烟肼口服吸收快而完全,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广泛分布于全身体液和组织,包括脑脊液和胸水中。穿透力强,可渗入关节腔、胸、腹水以及纤维化或干酪化的结核病灶中,也易透入细胞内作用于已被吞噬的结核杆菌。(4)链霉素可有听力及肾损害的慢性毒性反应,可引起口周、面部和四肢皮肤发麻等急性毒性反应,可引起过敏反应。(5)结核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结核病灶中的致病菌有敏感菌株及原始耐药菌株。敏感菌株在抗结核疗程中极易产生耐药性,故单一给药治疗常常导致失败。联合用药则可交叉杀灭耐药菌株,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因此,治疗结核病至少应同时使用3种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失活,提高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量而发挥作用,氯丙嗪主要阻断脑内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两者联用可加强治疗精神症状的作用。异烟肼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炎,此作用是由于异烟肼的结构与维生素B6相似,使维生素B6排泄增加而致体内缺乏所致。因此使用异烟肼时应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B6,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丙磺舒能抑制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的排泄,故与青霉素、头孢菌素合用,可增加血药浓度,延长其药效,并可减少其药量。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抗感染,机制为β-内酰胺类可作用于细菌细胞壁转肽酶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而有利于氨基糖苷类进入细胞内作用于靶位,从而增强抗菌活性。
强化提升